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曾闻古人语,民以食为天。

    宵衣望岁心,日久倍乾乾。

    惟愿万宇内,比户免饥寒。

    念彼淮徐地,水旱数岁连。

    啼饥彼老幼,孰哺粥与饘。

    号寒彼妇子,孰衣布与绵。

    每当大吏奏,或闻舆论传。

    玉食不能咽,仰吁泣涕涟。

    匡救尽人事,蠲复遑后焉。

    旋命大臣往,勘赈德意宣。

    拯彼沟壑危,登此衽席安。

    帑藏非所惜,更留转漕船。

    近接守土臣,封章传喜言。

    云是麦有秋,饼饵可佐餐。

    仍逢雨旸若,秧苗绿茁田。

    稍慰午夜忧,额手意欢然。

    皇天溥仁爱,今秋定有年

    漾澨南入江,岂复西为汉。

    朱轮坠桑榆,讵返东而旦。

    四时均易逝,三春更难绊。

    九十忽云过,青韶亦已晏。

    落英红贴波,轻棉白堆案。

    关关南来莺,遥遥北去雁。

    萋萋草茸砌,阴阴树隐岸。

    怦然意靡宁,遑乐清闲宴。

    繄我非伤春,所虑陇亩畔。

    枯壤久待泽,终风日益扇。

    播种惟兹时,过候饥将荐。

    何辜兮吾民,凉德增腼面。

    那无补苴策,济少而漏半。

    披衣立宵宇,明星方烂烂。

    繁虑赓长吟,聊用摅三叹

    枪旗初吐含轻烟,雨前不已称火前。

    吴中自来俗如此,竞巧争新实可怜。

    学林昔日传新话(学林新编王定国着),即今例事无须怪。

    清和宿雨润帘栊,越瓯小试瓶笙籁。

    诗肠既沃兴怀赊,古道邈矣宁惟茶。

    君不见三十而婚四十仕,今人安能迟待此

    六龙夙驾迎春驭(次日立春),百辟同钦祈谷斋。

    丽日和风调玉律,彩幡花胜耀天街。

    穹窿青宇礼皇乾,坛位瞻馀视豆笾⑴。

    礼酌简繁惟致敬,心期旸雨协占年。

    斋宫坐久爱清嘉,香袅明窗篆缕斜。

    静听排门喧吉爆,春音先到万民家

    五台梵宇如丛林,第一琳宫即台麓。

    度长城岭不十里,结构是间据林谷。

    尚有涌泉(寺名)在此东,岁久废颓未兴筑。

    明朝即可礼鹫峰(菩萨顶为五台之中山名灵鹫峰),止顿台怀留信宿。

    川名射虎仰威棱⑴,重过碑亭心肃穆。

    金容月相原如如,而我重来阅五熟。

    其旁行宫亦旧有,室宇无多幽事足。

    背依峭壁高摧崣,绿云滃郁饶佳木。

    时有天风翻翠涛,寒逼衣裳怯春服。

    弹指光阴谩忆昔,当前印证狮王躅

    高峰隆崇俯钱塘,往往旧迹称钱王。

    布衣奋起保一方,识时知命归真皇。

    林衣锦绣夸故乡,三世五王名姓扬。

    两浙士女安农桑,嬉游鼓吹答韶光。

    当时遗爱云不忘,豪争计夺事已往(叶)。

    忏悔佛力资慈航,纷建梵宇金碧煌。

    至今石屋烟霞苍,苔封碑字半存亡。

    应真补塑狞龙降,梦僧告语殊荒唐。

    慈氏便真能降祥,福善祸淫理有常。

    䛕求宁媚可慨慷,无心随喜乃不妨,或与林壑增佳赏(叶)。

    披图作歌怀古长,不殊胜处亲徜徉

    畿辅二麦倍常收,一律秦晋豫齐州。

    南省亦复雨时若,方期额庆逢登秋。

    较量早晚便如意,自幸今年胜往岁。

    如何夏杪更望霖,入秋转觉炎蒸继。

    近闻待泽逮淮扬,晚田戽水农夫伤。

    五日之期又逾再,真教一刻千金偿。

    瞻云卜度心增悯,调幕多惭德不敏。

    盛满戒吾亦何辞,饥馑切民其奚忍

    平陵绝顶栖花宫,诘曲云径盘岩松。

    金轮月相此常住,似说法华垂真宗。

    五体投地大乐说,忽瞻宝塔涌出层霄中。

    十方如来乃恒河沙,数弹指来聚一朵青芙蓉。

    佛云开塔事如是,塔中如来为分半座同。

    我时忽忘登临凡几度,惟闻梵网宝铎铮铮落落鸣天风

    辟关披岭云,拾级寻崖石。

    一晌早延清,三间岂嫌窄。

    茶火软通红,苔冬嫩馀碧。

    傥来辄凭窗,促去不暖席。

    便宜是诗章,往往镌琼壁

    得石号丈峰,颜轩取米老。

    蜃窗眄烟波,苍茫复浩渺。

    襄阳墨戏半真赝,真者如斯历劫好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