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弥月缘希泽,愁深农苦辛。

    今朝经大霈,几暇命游巡。

    适以纾怀郁,果然入目新。

    溪声喧有涨,峰色净无尘。

    昼为夏长静,天如雨后仁。

    耕耘催亚旅,草木长精神。

    谓是忘忧地,虞非克念邻。

    山灵如藉问,合唤个中人

    凤輤逍遥即殡宫,感时忆旧痛何穷。

    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恶红。

    温凊慈闱谁我代,寂寥椒寝梦魂通。

    因参生死俱归幻,毕竟恩情总是空。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长夏清且闲,朝回憩池馆。

    蕙风拂桃笙,鹅溪挥玉管。

    淡淡墨池云,叠叠来禽版。

    羲献去已遥,颜柳真迹罕。

    追摹消永昼,徘徊作清伴。

    学敬语堪味,笔正规尤善

    宿雨润平林,晓风发幽谷。

    书窗通四邻,骋望皆如沐。

    寻流可得源,源流会一辙。

    穷理在致知,吾闻诸前哲。

    良农喜时雨,我亦惜分阴。

    不然忧虑多,义府何心寻。

    丛楚既森郁,奔泉复滂湃。

    坐忘契静观,何必劳行迈。

    地偏自无俗,轩幽不须广。

    时有报衙蜂,含花入书幌。

    衣履绝尘壒,须眉俯洁清。

    山阴王逸少,妙会镜中行。

    轻烟才出林,奔云旋作雨。

    读诗爱浣花,无能继其武。

    平桥隔横溪,溪头芳草萋。

    过来回望处,霁霭傍川低

    温润刚廉具双德,千年古物黝而泽。

    介绍管城友即墨,挥毫秀发资芸席。

    笔阵文澜两无力,砚左坐对多惭色。

    照映如近裴叔则,道筦天倪示微的

    前日至台麓,云容方酿雪。

    今日来台麓,雪色高峰列。

    向阳冻渐融,溪流声汨瀄。

    柳绿欲招烟,芜青已铺埒。

    往还才五宿,景物何顿别。

    山灵想置邮,火报花朝节

    江南恒苦春雨多,冀北恒苦春雨少。

    苦少常年我惯经,苦多今来始略晓。

    江南冀北皆赤子,目击耳闻究殊道。

    麦将欲秀菜绽花,春雨正佳未致潦。

    苦多即目已纾怀,苦少驰望燕云表。

    置邮喜复接佳音,一犁普遍今春早。

    顷刻兼消两地愁,况复溟蒙烟景好

    牝谷晨行冲晓霭,是处淙淙鸣石濑。

    回溪复岭数十盘,莲宫始见青云外。

    到来初地空尘心,凭虚万景窗前绘。

    举鞭旋复度岩扉,真教隔绝仙凡界。

    天关虎豹信森严,此或当然我所戒

    盘之中造盘之阻,绿嶕峣隐青莲宇。

    到来精舍据其巅,春霭山云互吞吐。

    老僧面比瘦石枯,南宗棒喝全茫乎。

    住山却是本来相,何用䛁䛁辨有无。

    松籁涧琴皆净致,一窗延得千峰翠。

    岩花放不入时妍,由来物各从其类。

    仙风谡谡吹我裳,便寻归径我马黄。

    乘兴应留兴不尽,偶游亦廑游毋荒

    荀吴伐鲜虞,钜鹿围其鼓。

    或请以城叛,穆子拒弗许。

    好恶苟弗愆,民皆知适所。

    弗赏为失信,赏恶(去声)则何取。

    欲城而迩奸,所丧多无补。

    鼓人杀叛人,缮备更守御。

    围之又三月,请降仍致语。

    民犹有食色,姑修而城拒。

    食竭告力尽,取之方振旅。

    不纳叛仍当(去声),不抚降何处。

    信如待食竭,菅命岂弗苦。

    何云不戮一,谬托怠弗贾。

    子鱼诮宋襄,致志鼓儳可(叶)。

    设其爱二毛,则如服于楚。

    比义可知非,何事丘明叙。

    浮夸真定评,吾闻之韩愈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