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北省春率旱,十岁九忧常。

    今年诚厚幸,值我巡南邦。

    奏书每开读,频报甘膏滂。

    大抵符旬期,雨后即宜旸。

    二麦可冀收,黍禾苗俱长。

    齐鲁一律然,额手为民庆。

    惟是西南鄙,仍多沮洳乡。

    荆山亟疏治,积水奈汪洋。

    所涸未及半,播种不可望。

    为此弗宁居,更筹救民方。

    喜音复北来,二寸沃绿秧。

    惊慰继以疑,行看怀新良。

    忧喜总因农,忧多喜每忘。

    嗟此两鬓间,安得不点霜

    北村有隙地,种树还艺蔬。

    清溪贯其间,不井可辘轳。

    将谓无愁旱,川涸圃渐枯。

    乃悟凡百为,省力非良图

    昨日风吹云不散,今朝风息云仍生。

    土膏脉动春燠沐,沿途铺翠来牟萌。

    雨斯益善否亦可,望蜀未免人常情。

    朴宇潇洒宜静憩,瓯香研净窗复明。

    往来岁久题句遍,不殊一念筹农耕

    南雕北塑古所传,大都神塑犹存元。

    名手刘姓元与銮,东岳抟换称元贤。

    兹天庆像銮坯埏,栋宇剥落像巍然。

    呵护丁甲其敢延,为新栋宇丹雘鲜。

    像弗增易如故焉,是日路便展礼虔。

    高居上帝绛节翩,侍臣仪从飘乎仙。

    曹司聋哑解事艰,斯非曲欲为其难。

    以神喻人至理存,一絜矩乃为心寒

    土花㻞㻞其光葆,道人之容枯不槁。

    千年以上目前藻,寸度规圆合羡好。

    虽有琢磨无奇巧,元气配藜丁甲保,庇荫嘉谷斯为宝

    山雨晓廉纤,诗情触目拈。

    凭将遥黛洗,微觉峭寒添。

    瀸渍由归辔,溟蒙下细帘。

    白云才散处,露出数峰尖

    作室轩而豁,当年志若何⑴。

    万方归覆冒,一意愿安和。

    触景怀承器,瞻题仰偃波。

    九年遗泽在,四海尚讴歌

    华编成秩秩,谦度出迟迟⑴。

    稽古得精粹,由中不蔓枝。

    清辞淡以远,豪笔爽而奇。

    恍忆晴窗永,埙篪唱和时(集中诸作旧时日课同题者居大半)

    蓂英春恒识,韶茎夜自吟。

    惯生空里象,解幻古为今。

    火树争璀灿,冰泉细酌斟。

    灵通能尔绝,未免有机心

    雅称幽人里,常临香水溪。

    梁春看燕入,埘晓报鸡啼。

    慢忆蓍簪旧,堪醒岩电迷。

    齐眉鲜同老,况汝剩梅妻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