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宛转复宛转,日月东西升。

    望道而未见,所志嗟奚成。

    宛转复宛转,有似盘中珠。

    少小不努力,老大将何如。

    宛转复宛转,听歌丝竹肉。

    徘徊立轩楹,谁识予衷曲。

    宛转复宛转,鸦鸣与鹊噪。

    物物含至理,忘怀观众妙

    盆松才突尺,已具凌云姿。

    左携萼绿华,绰约聊相随。

    冉冉生寒烟,瑟瑟泛轻飔。

    清水白石间,如在泰山垂。

    陆葩与水艳,仰望群相依。

    试拟古之人,东坡曾有辞。

    上可侍天帝,下可伍乞儿

    万泉多溪田,黍稻皆可艺。

    无虞水旱灾,三农赖其利。

    今岁雨早沾,额手感天赐。

    北郊届斋居,清跸陈羽卫。

    延缘览穑事,乘流桂舟刺。

    两岸嘉木繁,万亩良苗翠。

    怀新飏微风,发秀烘晨霁。

    协纪恢炱候,入画江南意。

    益深惕息心,敢侈丰亨瑞。

    言念三农夫,蒿目终年计

    卜日谒阙里,六辔驾言东。

    浅春已暄妍,土膏脉起融。

    绿麦抽新芽,于耜兴田功。

    去岁薄有收,菜色鲜或逢。

    山左昨秋潦,伤哉彼庶农。

    保赤实多惭,省岁徒责躬。

    截漕与发帑,聊以资飧饔。

    流者叹转蓬,存者嗟哀鸿。

    岂其宜时巡,遇歉而举丰。

    抑亦有所思,五字志深衷。

    乙丑宣郡灾,十户殆九空。

    车驾曾过临,惠泽敷薰风。

    不唯二釜赐,兼且百货通。

    况兹群有司,爱民孰文翁。

    经予亲咨度,上下免相蒙。

    以此例齐鲁,冀稍救困穷。

    勤民仰圣烈,重道溯儒宗。

    是行岂可无,浮议漫交讧

    奕奕香岩山,隆崇冠云表。

    幽幽香岩阁,窈窕栖山㟽。

    借问因何传,浪仙人贾岛。

    人与阁何往,春山依旧好。

    我来山下望,睾然兴遐抱。

    当其苦推敲,逢人不之觉(叶)。

    僻瘦亦何妨,自得因深造。

    佳句出穷饿,妙论创坡老。

    信其言而然,吾诗何足道

    樯乌五两顺,瞬息将百里。

    郡城临清淮,蜿蜒耸堞雉。

    土堤与城齐,一线束流水。

    切近俯闾阎,意外虞难恃。

    让水势不能,保障惟藉此。

    甃石费虽钜,为民无惜理。

    爰以命河臣,形势大端指。

    归舟相(去声)设蕝,稍慰勤民意(叶)。

    来来司水土,钦哉聆后旨。

    有孚我弗问,匪懈汝其矢。

    尚令坚比墉,毋俾穿于蚁

    亭子云山最高处,停銮未肯频临驻。

    闻之地灵神所都,隐虞为我劳仙驭。

    崇坛案衍实佳哉,能辞偶尔一徘徊。

    屈指六年登六度,每登必有风雨来。

    今朝秋宇澄新霁,林扉跋马鸣璁辔。

    孤亭小坐未俄延,前楹倏复烟丝缀。

    飞空掠树不踰时,长天一碧悬清晖。

    千林叶叶翠难状,万峰濯濯青偏奇。

    风为车兮云为马,山之灵兮翩其下。

    洞庭张乐信然乎,何必曲高和者寡

    黄蘖其味苦,咀嚼生微甘。

    白蜜满口甜,微辛其中潜。

    元冰含阳温,烈火藏寒炎。

    翼者两其足,齿者角难兼。

    高明□阚室,天道每益谦。

    百虑或一失,刍荛有理谈

    网户无租有官饷,役同黄头掌官舫。

    世传其业𨽻奉宸,家居赵北烟波漾。

    翠华经过群来迎,篮擎活鲤如嘘浪。

    各赉之金命散去,三十六鳞旋亦放。

    窃烹校人宁止一,即目谁能施巧术。

    因悟好逸不躬亲,诸弊由来从此出

    兴安高隆崇,如屏围匼匝。

    木兰今上林,岁岁行秋猎。

    是惟极北峰,近天尺五嶪。

    乾坤互开阖,云雾幻吐纳。

    荔丹已垂实,松青未落叶。

    晓寒欲轻裘,午暄仍细氎。

    即景率可会,托兴亦多惬。

    执役来诸藩,昼日每三接。

    于焉示怀柔,宁云事威慑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