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香霞蔚覆净琉璃,极乐国中解夏时。

    便是游鳞那无乐,欲嗤庄叟太言知

    方圆庵是辨才迹,葺筑曾经闻启祥。

    今日重看新旧址,有为一切幻谁常

    策马缘山不觉高,迎门谡谡泛松涛。

    野花有艳无名色,知待何人作广骚

    前世文昌宿,当朝王者师。

    典型鹓鹭序,标准凤凰池。

    有问鸣钟应,方瞻霁月披。

    耆年缘令德,初度值良时。

    堂敞槐阴茂,筵开日影迟。

    春风坐绮席,仙酒介厖眉。

    允赖经纶手,犹疏弟子仪。

    寿身兼寿世,长佐太平基

    向远千林表,来青一牖中。

    非关隔纱绿,不藉照灯红。

    横嶂还含秀,遥峰若接空。

    形容堪意入,呼吸与神通。

    手岂烦王宰,肩如拍葛洪。

    云端常缥缈,天外尚穹窿。

    石涧垂帘水,松岩谡窍风。

    谢公将白傅,吟望恐难同

    苦叶甘瓤祗佐飧,纵然为器乃壶樽。

    岂知贮笔成清供,陡忆含饴拜圣恩(是器乃赐也皇祖所)。

    巧是鸿钧能造物⑴,训垂燕翼见铭言⑵。

    错综不易穷理境,经纬何曾达治源。

    顿觉廿年成梦幻,那忘十载伴朝昏。

    犹然我也如相待,惭愧休为刮目论

    负扆奉三无,垂衣御四陲。

    殷殷何所念,所念惟苍黎。

    祈年廑宵旰,惟愿晴雨时。

    安得海宇间,比户足食衣。

    百姓敦亲睦,农桑乐雍熙。

    圆盖荫仁恩,迩来无征鼙。

    若获岁屡丰,教化或可期。

    乃者淮扬郡,泽国古若斯。

    年来多水灾,黎民困阻饥。

    旬宣敕大吏,补救赖有司。

    疮痍尚未起,赈恤宜早施。

    蠲租并截漕,疏流兼护堤。

    凡百区画方,寔藉众力为。

    吾恩汝其布,吾民汝之儿。

    何以瀹异涨,化为粳稻畦。

    何以拯苍黔,免彼沟壑危。

    子忧尔其释,尔劳予应知。

    勉尔经纶策,慰予饥溺思

    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

    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

    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

    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

    时晴时复雨,晴雨恰均宜。

    晴偶蒸溽暑,雨过爽亦随。

    寥天散徂云,轻籁当襟披。

    逐景问农务,蓑笠来庞眉。

    其语颇堪听,听馀喜可知。

    高田黍垄沾,卑田稻秧齐。

    时炎郁以壮,盛长畅生机。

    时爽气益和,根茎发华滋。

    愿此两月间,休徵恒若斯。

    西成庶有望,可免寒与饥。

    言言合吾意,农劳轸遐思。

    此际纵时若,未敢即憙怡

    谒圣诏早颁,登岱志原素(朕降旨东巡盖去年六月朔日也)。

    食言理非宜,省方典有故。

    矧遭去秋霖,便因觇赈务。

    截漕届百万,留帑多盈数。

    炊非无米为,策应以善布。

    向闻流徙民,提携纷载路。

    遮留非王政,岂宜听轻去。

    顷入青齐境,旌门两移驻。

    历观异所闻,秋麦原未误。

    远近遍菁葱,饼饵风香度。

    道左近光民,扶老携其孺。

    逭饥色无菜,得暖衣有布。

    目睹稍自慰,方慰还以惧。

    得无尔有司,饰予经过处。

    莱青隔山岭,沂曹困沮洳。

    既恐阻遐远,兼愁艰转输。

    便使天悔灾,元气未易复(叶)。

    旬宣勉汝猷,休助廑予虑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