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膏壤雨泽足,寥天云缕收。

    日暄风散之,禾黍绿如油。

    池塘可容与,九夏成三秋。

    芬递露丛花,响增瀑水流。

    问穑步野塍,逐景弄扁舟。

    稍慰望岁怀,诗思益纷投

    曲阜饥民多,宁阳饥民少。

    岂其赈济周,被灾原较小。

    入疆觇田野,荒芜与治好。

    用以行庆让,是亦一善道。

    尤赖雨旸时,宏恩出大造。

    耕九而馀三,伊古为大经。

    所以耿寿昌,建仓名常平。

    后代莫能易,要在善施行。

    年来筹增贮,岂非图粟盈。

    侵寻价踊贵,匪爱实害氓。

    设其积蓄无,遇灾难拄撑。

    所贵拊民者,斟酌持权衡

    于今多寿者,允惟丁皂保。

    其年九十八,尚自精神好。

    乃其妻先亡,子亦数伤夭。

    每与亲故疏,且虑来日少。

    谁能齐彭殇,与䆒无生道

    沉沉中禁夕,丁丁高漏迟。

    翩翩燕羽颃,细细花气馡。

    英英云复佳,夜雨庶可期。

    甘膏岂辞多,禾黍率长齐。

    因忆当往年,正歌云汉时

    兴夙列卿齐,唱晓鸡人报。

    时巡返旌辔,召对临廊庙。

    敕几固无方,咨政贵有要。

    察察戒小智,渊渊廑朗照。

    唐虞夙所希,成康犹未造。

    设逢汲长孺,岂免云云诮

    小白反于齐,鲍叔进夷吾。

    中钩怀旧恨,宥用犹是夫。

    谲辞请诸鲁,施伯何妨乎。

    一如鲍叔料,施伯果进谋。

    杀而授之尸,炙輠安用诸。

    使者复致辞,欲生得戮屠。

    乃使束缚予,将以返归途。

    比至齐国境,三浴三衅涂。

    施伯谋诚高,再请情见初。

    胡乃生予之,终为鲁国忧(叶)。

    齐使又奚谁,智如鲍叔徒。

    仓卒为诡谈,生还敬仲俱。

    战国尚机变,纪载强半诬。

    善哉子舆言,尽信不如无

    跨壑筑小室,其下淙流水。

    出狭稍就平,成池绕堂趾。

    因以莹心名,澄照俯尺咫。

    置杯胶何有,印月清无比。

    理趣会于斯,政要通乎彼

    春雨虽未寸,润泽已庆慰。

    却看云势重,羃䍥藏山翠。

    因之忆远近,一例被膏未。

    无何一二日,佳音来次第。

    保阳及古北,三寸均沾暨。

    喜已疑信半,奚曾遇往岁。

    秋麦既勃生,春牟即可艺。

    大田为候早,兴锄亦资利。

    时和切畏念,事顺戒满志。

    犹虞或遗忘,勤言铭座扆

    迩年迤西率未到,今来欲一穷其奥。

    猎所未经兽所都,汤武驱民义可晓(叶)。

    夷坑拔卤嗟太勤,供役惟千二百人。

    峰峣谷阻弗遗弃,雁行鱼贯联汾沄。

    放围队疏渐进密,麌麌之盛过沮漆。

    大宛青骢金仆姑,或群或友燕悉率。

    肩疲腕怠获他他,广原奔迸犹馀多。

    物亦命也戒尽殛,取之无厌理则那。

    传宣开围任逸避,长林丰草悠然逝。

    索伦笑我喣妪仁,搢绅诩我祝网义。

    诩我笑我两弗居,蓄养外囿斯深意

    致斋返彤宫,敕几临紫殿。

    对时凛金柅,惜阴聆玉箭。

    弘德构斯肯,循名实期践(叶)。

    敬天在爱民,居贵可忘贱。

    筹治诚契要,励人已敢倦。

    时豫允厚幸,厚幸益兢战。

    庶几奉前猷,亿载皇清奠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