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半夜风狂晓略息,登舟五两更全停。

    土臣执役喜无比,河伯昭庥信有灵。

    悦豫慈情欣稳渡,狩巡祖制缅恢型。

    □雰清旭全开朗,归壑长川赞毒亭⑴。

    浩瀚宏波觇荡楫,配藜元气护扬舲。

    孙庄缥渺成彼岸,彭口须臾泊近汀。

    惠济祠虔瞻庙貌,清黄汇谨度情形。

    神尧方略贻良范,慎守惟乾冀永宁

    日影向南移,照我文窗纱。

    窗明几复净,一室秋光嘉。

    扶疏众木枝,弄影纷欹斜。

    不闻蝉笙喧,犹馀鸟语哗。

    适兴或敲棋,消渴还煮茶。

    安得分此乐,遍彼万民家。

    维扬三秋涨,其民为鱼蛙。

    闽漳三春旱,阻饥子哭耶。

    畿辅薄有收,歉多安可夸。

    以此展转思,中夜常咨嗟。

    乐少忧恒多,吾忧曷有涯

    霂霂复续续,想像隔窗绿。

    倒峡且倾盆,梦回枕上闻。

    常时无眠增反侧,今夜无眠转自得。

    霳𩂓之势殊未已,芬芳顿益檐花蕊。

    园林清况何足云,惟与三农共兹喜

    梁上巢双燕,双燕生双雏。

    羽毛䙰褷不能举,老燕顾复心踟蹰。

    口黄腹馁望其哺,扇(平声)翅日向老燕呼。

    雄去寻雀卵,雌来衔春驹。

    但思饱汝儿岂知,物类亦有天伦乎

    过汶诣阙里,事毕渡汶回。

    因流溯其源,萦带何悠哉。

    郓欢龟阴田,每每河之隈。

    曾闻润百里,胡乃腾尘埃。

    麦陇虽青青,望泽久萦怀。

    调幕惭无术,发粟讵遍该。

    嗟哉此土民,疾苦经识来

    四十而九子,予亦称多男。

    屈指两年中,忽乃亡其三。

    我心非木石,怆凄情何堪。

    犹虑或过痛,强抑悲转含。

    封人用祝尧,故非尧所忺

    泽坛藏殷荐,林宫驻清跸。

    密云低晚天,清风递虚室。

    雨声闻枕上,不徐亦不疾。

    春膏今岁佳,喜获望外出。

    迩来觉稍炎,希泽已数日。

    兹雨信称时,可卜农功吉。

    晚田利禾苗,宿种益麦实。

    敢云能受福,益以凛无逸

    两浙昨逢灾,米价顿踊贵。

    赈恤纵多方,补救仅稍济。

    夏收今年佳,额手幸天赐。

    秋初闻望霖,切切愁不置。

    旋即报沾足,其苏方快意。

    漕粟仍截留,采籴无所事。

    以此争流通,市售转平易。

    民获豆釜资,商收奇赢利。

    乃知大造力,好生诚普惠。

    追思去岁歉,愚民法轻试。

    叫呶岂乐为,亦为饔飧计。

    姑息虑易逞,教化惭未逮。

    何如庆逢年,民生自畅遂

    骤雨继以徐,入夜势未止。

    优沾不逾旬,续霈实称美。

    洒润已惬怀,清听复满耳。

    二麦早登秋,禾黍苗皆起。

    油油色泽浓,斯渥又堪喜。

    明当启行旌,展軨净尘滓。

    柔远筹永图,考农蔡近理。

    受宠宜若惊,勖人何况已

    背屏张翠峰,前荣罗古树。

    峭茜处结构,菁葱中得路。

    既深益佳趣,频来似始遇。

    花宫听仙梵,钿几游竹素。

    五盖既已去,三幡亦因悟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