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轩辕远矣不可知,七十二代皆一律。

    金泥玉检敬用陈,锦綍石函封以密。

    我来岱顶探遐踪,凝眸聊寄凌云笔。

    亦非谦牧图终吉,两言定论由中出。

    便使尧舜至今存,迄无可告成功日

    御园气清蔚,伴奂适兴居。

    昨朝殷祀成,诘旦命轻舆。

    取道奠静安,百感纷萦予。

    节情驾言旋,憩此刹灵图。

    尘情常自缚,禅悦久已疏。

    谁能对此际,矫意云如如。

    前秋题在壁,孙楚悲已徂⑴。

    胡为子夏痛,兹日重遭诸。

    调御能觉生,未识生觉无。

    昔愧蒙庄子,今惭东门吴

    我闻黄山其峰三十六,水源三十六。

    高高插天,雷雨在其麓。

    灵仙窟宅奥且秘,嵌岩茈虒多乔木。

    松膏入地为琥珀,黄帝容成以链丹砂得仙箓。

    老松蟠根阅千载,刚斧不能移之乃有新松侧出裂磈磊。

    新松一一皆古形,樵人好事连根采。

    挂千寻壁枝夭矫,采者长縆系躯穷窈窕。

    巧斲山骨得全株,嗟哉为利忘躯殊不少。

    金幢璎珞纷纵横,亚盆𡍪㙷含浓青。

    如绘蓬山列仙会,垂髫之童皆老成。

    黄山之松今即古,黄帝容成何处所

    奇峰拔地叠翠棱,嵌空露寺宜居僧。

    侧临平远望无际,滃然白云冠上层。

    不拘绳墨妙独出,斯人始能他岂能

    通闰候迟矧塞寒,仲夏雉朝飞塞山。

    据冈雊侣辉藻翰,气满不惜绣颈断(叶)。

    失者索莫得者闲,扬翼决起青云间。

    楚国路人,或欺为凤。

    赐金十倍,怜其意重。

    如是郭隗,得亦何用

    九牧奏麦谷,大都以十计。

    五六为中年,逊此则歉岁。

    七八称半丰,九十恒艰致。

    齐鲁春雨佳,其后过晴霁。

    因之芒种候,未得饱结穗。

    兹云赢七分,疑信吾参置。

    中州春及夏,屡得沾甘惠。

    麦收报及九,额手钦天赐。

    不以近独厚,宁因远弗逮。

    为远庆恐浮,睹近愁难慰。

    仰首瞻晴昊,恩膏难久滞

    漪漪漾新水,蓬蓬泛远春。

    绿蒲将白芷,举目清无尘。

    挐音发前浦,馀韵来江滨。

    傲睨天地宽,何期理钓纶

    北省春夏旱,赤地愁千里。

    天恩大转旋,稍救疮痏起。

    江南春夏丰,米斗数钱耳。

    秋潮继以虫,谷㿜顿踊贵(叶)。

    南如幸遇丰,撙节庶有恃。

    昔乃不知惜,今则叹乏矣。

    北如常忆旱,薄收亦胜彼。

    仍嗟麦价腾,祁寒怨无已。

    赈恤吾不靳,沟壑可坐视。

    调剂贵有方,一一亲示指。

    户口日以孳,孰不资食米。

    受丰不受歉,民艰固其理。

    弗辱在知足,弗殆在知止。

    设退一步思,道德合深旨。

    虽然言之易,所难在践履。

    二酋必欲得,吾亦未免此⑴

    笼鸟来岭南,毛羽甚楚楚。

    问胡别故乡,祗为工言语。

    其言自弗知,耳食非心杼。

    原有一艺能,得廪半合黍。

    所乐未斯存,腾踏不安处。

    致抛散馀粮,纷纷铺砌础。

    野雀呼其群,饱食翩高举。

    笼鸟磔磔鸣,已飧恨他取

    犹忆郭橐传,曰有何为哉。

    诚可移官理,使我心为(去声)开。

    分明注鲁论,老安少者怀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