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通闰立秋早,况在深山中(时驻跸香山)。

    虫鸣莎底急,风来树上雄。

    益觉秋信佳,旷览极长空。

    白帝有神权,素宇无纤蒙。

    匪惟契静怀,更用占祥农

    午过石门驿,秋风吹广陌。

    广陌正西成,场圃地无隙。

    与与带秉禾,青青盈陇麦。

    最喜秋雨足,绿野含渥泽。

    老幼无菜色,仓箱颇有积。

    四顾生欢心,青骢不须策。

    路旁一农父,倚杖愁默默。

    岂伊忧喜殊,其言鄙而得。

    前年夏无收,所种供蟊贼。

    去岁薄有获,仅供半冬食。

    今秋倍去岁,铚刈殊费力。

    租吏下乡来,款接完赋额。

    吏去业主至,逋欠坐求责。

    吾农三时劳,曾无一日适。

    我闻凄然悲,执政无良画。

    井田与均田,制颇垂简册。

    行之时势异,得寸还失尺。

    罔民焉可为,恒产究安则。

    翁其善保躯,展转增叹息

    鹦鹉学人言,宛转皆相似。

    其言自不知,谍谍殊未已。

    人读圣贤书,期于用为理。

    但务逞辞华,不实视诸履。

    吁嗟噂沓流,何以异乎彼

    池塘快雨晴,爽籁拂习习。

    洒然片刻间,花事聊收拾。

    云英带露瀼,烟锄翻地湿。

    芬芳蝶竞随,□斑蜂远集。

    桃李分应让,画图羞弗及。

    纷敷不辨名,一律幽香裛。

    生意既可观,清赏适以给。

    先秋种秋花,秋色侵寻入。

    因思为学方,凡事豫则立

    攀跻凌岳顶,仆役亦已劳。

    行宫恰数宇,旧筑山之坳。

    迥与天为邻,滃然云作巢。

    依栏俯岱松,凭窗盼齐郊。

    于焉此休息,意外得所遭。

    恭诵对月诗(岱顶皇祖有对月诗),徘徊惜清宵

    宣圣鄙学圃,曾以戒昔贤。

    而我以名亭,其义何取焉。

    园中景宜备,艺桑兼治田。

    于兹课阴晴,常切祈丰年。

    坦皋得数亩,左右夹碧川。

    松竹何必多,榆柳徒相鲜。

    爰命种果树,行看嘉实骈。

    成此十年计,况复灌溉便。

    郭橐有名论,惟以顺木天。

    絜矩为政方,夷考神农篇。

    漾舟时经过,豳风图乃全

    黄金何以藏岩山,珠玉何以捐湖泉。

    重华所宝不在此,金珠自在山泉间。

    不事采求贵异物,曰藏曰捐岂不然。

    晋武焚雉裘,羊车驾末年。

    贞元明诏却瑟瑟琼林,大盈乃计锱铢焉。

    不恒其德饰观听其究,鲜不笑柄千秋传。

    重华非藏亦非捐,慎莫误会陆贾萹

    去年问俗江之南,湖山妙趣供清探。

    倪迂叶湖试亲印,题句忆在青春三。

    传神信得水乡乐,坐对每令澄襟恬。

    初冬夜永喜馀暇,瓷盆低亚黄花签。

    摒挡笔研铺金粟,刻楮何必求精纤。

    背临面证出偶作,吴门山乍拖眉尖。

    不似之似似亦可,五合得一如书兼。

    讵惟文房寄陶咏,要因泽国怀农蚕

    时雨复时晴,山田如助长。

    塞外秋常丰,今来悉其象。

    百人抗浮劳,一人挈而往。

    得要为力易,勇夫出重赏。

    祈农廑恒心,筹远运今想。

    谁为无事人,况我人所仰

    去岁春雨好,轩成因名之。

    今年春亦雨,清跸方东移。

    归来已夏月,始佳后愆期。

    侵寻亟待泽,沾足幸今兹。

    砌葩鲜以馨,屏林华且滋。

    所喜不在此,开畦绕前墀。

    菜甲既勃生,麦穗方饱垂。

    学圃岂鄙哉,验农亦因斯。

    先是虽慰志,后来复愿时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