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径入筼筜心洗尘,春山过雨霁光新。

    浙中僧院斯为最,不事庄严事朴淳

    适才(去声)登山远自卑,原从步步进无遗。

    凭高坐处疑霄汉,为学工夫有似兹

    冰辉万里朗澄鲜,黍杪何须计欠圆。

    最是山高先得月⑴,圣人留句示神诠

    赤驭临鹑首,元郊祀厚坤。

    明禋依古制,博产仰洪恩。

    矩泽瞻南陛,棂星步北门。

    一心诚有恪,百辟敬无言。

    神縡垂围幕,灵光照缭垣。

    牲微滋美德,乐䆒太初元。

    八奏咸池会,重坛瑞雾喷。

    为民期获福,多稼锡维穈

    常雩刚翼日,膏雨正依旬(前此三月廿七日雨)。

    才觉田希泽,欣邀帝沛津。

    滋芒种益好,浴佛诞其真。

    入夕听檐溜,无风静扇轮。

    湿将逾二寸,润实继三春。

    惟冀优沾渥,宁辞问夜频

    五针为松三针栝,名虽稍异皆其侪。

    牙槎数株倚睥睨,岁古不识何人栽。

    夭矫落落吟万籁,盘拿郁郁排千钗。

    徒闻金元饰栋宇,两人并坐传齐谐。

    瓮城久闭殿阁寂,绮榱落色风筝摧。

    珊瑚反挂珠帘断,乔柯雪夜乌鸣哀。

    嗟嗟偃蹇凌云姿,难辞根干缠蒿莱。

    往来或有寻题者,吊古感慨多徘徊。

    琼华遗迹惜就圮,况近紫禁城西隈。

    爰葺爰筑命匠人,事殊经始攻灵台。

    时向重基驻行跸,金鳌蜿蜒空明皆。

    盘桓嘉荫抚寿客,真堪弟视竹与梅。

    春朝绿云参天青,秋夕碧月流阴皑。

    灵和之柳非伦比,沧桑阅尽依然佳。

    沧桑阅尽依然佳,呜呼种树之人安在哉

    夕阳犹在高峰尖,牛羊下来秋谷谽。

    风声野色斗暮冷,须臾东林上古蟾。

    㡢城毡屋清宵静,鸣笳彷佛龙沙景。

    独待封章剪玉檠,授衣时节思量永

    徂云净碧天,金飔荡轻爽。

    入夕几务闲,玩此虚明象。

    棠舟稳如屋,鉴浦平于掌。

    赋诗思其人,高山予所仰

    凉夜寂无眠,幽斋此独坐。

    竹树暗影流,风月今宵颇。

    静对谁共言,翻使双眉锁。

    一别两萧条,知君应似我

    登岳快晴明,别岳遇风雨。

    此事亦偶然,何足陈䛕语。

    况兹遍郊麦,青青二寸许。

    待泽正斯时,渴望愁农父。

    狂风惯吹云,细雨未沾土。

    彭怒不肯让,如膏亦奚补。

    连年水旱灾,偏萃于齐鲁。

    纵发帑粟施,岂救流离苦。

    哀哉㷀独民,惭为汝父母(叶)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