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忆我三番曾过此,满目民艰恫瘝视。

    蠲租加赈不少靳,究亦无能疮痏起。

    壬午之岁博咨访,略觉其中悉源委。

    因为疏剔六塘河,果然潦尽堪耕耜。

    人事尽而天贶随,连岁秋收皆获美。

    兹来殊觉大改观,凭舆历览心生喜。

    户有盖藏育鸡豚,衣鲜褛裂赡妇子。

    不灾不赈奚所加,究欲加思念无已。

    因思时巡免正供,十分之三常例耳。

    数县瘠土应倍怜,益二至五斯可矣。

    国有余用苏茆檐,减一半惟投悬匦。

    伫看元气复闾阎,庶协以休以助理

    岁聿云暮晷渐长,郁仪驭日行北方。

    大傩逐疫掌方相(叶),蒙熊涂面朱衣裳。

    百廿侲子其盾扬,桃弧棘矢剑戟枪。

    鼓以大鼗声彭彭(叶),茅鞭倒拽炬火煌。

    镂锼狰貌凛如霜,食咎食梦鬼为粮。

    赫然一怒魑魅藏,迎新逐衰受天庆(叶),春满皇都来百祥

    诗画合同禅,鹏翀两能悟。

    逸笔写夜泛,皆我诗中句。

    扁舟笑傲人,天边友古兔

    向晚散翔云,举首见新月。

    借助露华风,隐映桂香窟。

    引弓犹未满,较眉略已阔。

    清景会今宵,寒光送天末。

    即事忆年来,拈髭逸兴发

    济南城南古观里,别开仙境非尘市。

    致我清跸两度临,却为突泉三窦美。

    喷珠屑玉各澜翻,孕鲁育齐相鼎峙。

    汇为圆池才数亩,放泺达江从此始。

    朱栏匼匝接穹楼,祀者何仙钟吕子。

    曲廊蜿蜒壁勒字,题咏谁能分姓氏。

    过桥书室恰三楹,砚净瓯香铺左纸。

    拈咏名泉亦已多,氿兹实可称观止。

    曾闻地灵古所云,屯膏殄亨恐非理。

    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是日至此拈香祈雨故云)

    远近皆吾民,溥丰实切愿。

    势有不能齐,免歉斯为善。

    齐鲁去岁佳,闾阎气已转(叶)。

    今复获麦收,南望诚欣忭。

    左顾畿辅间,望泽徒增叹。

    远喜率易忘,近愁例难判

    济运疏名泉,延寿创刹宇。

    山水增斯辉,禽鱼得其所。

    据胜聊筑构,轩斋俨就矩。

    北户延螺峰,南荣俯璇渚。

    罢台惭汉文,卑宫法夏禹

    青帝试初令,剪雨为飞霙。

    喜映心花发(御制),恩承天贶并。

    积日础沾润,凌晨霰回萦。

    殷七术逊巧(臣傅恒),滕六严遄征。

    俄看九衢积,渐蹑三阶升。

    鳌禁奉清赏(臣来保),兔园徵墨卿。

    颖州垂故范,聚星继前旌。

    韵事重拈咏(御制),新韶发滋荣。

    的皪辉彩胜,飘翔映灯檠。

    周阿吹复聚(臣史贻直),深巷扫更凝。

    压树梢槭槭,铺池面盈盈。

    酉年得浆酒(臣陈世倌),协气调勾萌。

    被塍弭遗螣,观书罢囊萤。

    冰箸排檐直(御制),炭兽偎垆赪。

    松撑老骨劲,竹戛高韵铿。

    樵径封涧谷(臣阿克敦),钓竿渺江汀。

    纵猎晃鹰眼,严更促鸡鸣。

    熙熙见物景(臣孙嘉淦),浩浩闻市声。

    快意生朗润,夺目含光晶。

    冥搜穷万象(御制),远布周八纮。

    元气浑太始,净光摇星衡。

    化工妙点染(臣蒋溥),大造何经营。

    昭苏敷帝壤,瀌奕先神京。

    兆丰乐含餔(臣刘统勋),入咏欣飏赓。

    蕴句戒显借,植马随徐行。

    风前叶偏态(御制),空际图难名。

    中宵炯暗室,达曙翔飞甍。

    高卧动京尹(臣汪由敦),嬉笑忙野氓。

    土牛茁茧栗,彩燕飘娉婷。

    狻猊波斯装(臣尹继善),琉璃舍卫城。

    体物却肤语,出奇鼓豪情。

    唐苑倡苏李(御制),宋本摹关荆。

    歌郢孰和曲,入蔡曾销兵。

    剡水艳访戴(臣嵇璜),伊川钦立程。

    煨芋相暖热,传柑互邀迎。

    即此足怡畅(臣介福),因之眺纵横。

    画入遥峰叠,占同宝粟赢。

    春转寒威浅(御制),昼暄新序更。

    贺岁纷拜舞,祈年亶精诚。

    书事表盈尺(臣董邦达),致斋肃先庚。

    驰道净尘壒,圆坛焕题楹。

    欢欣闻吉语(臣嵩寿),次第达远伻。

    燕齐郑秦晋,麦豆稷黍粳。

    祥符传汜胜(御制),险押追弥明。

    穿窗剩雾屑,着土孕谷精。

    疑是天女散(臣钱维城),直与元冥争。

    霏霏拂珂佩,瑟瑟谐竽笙。

    吟惭笔尖退(臣观保),坐觉衣棱生。

    寸铁持不许,兼金化谁成。

    麝月出新浴(御制),鳞云启深扃。

    交映殿角迥,碎点帘额轻。

    森然豁蒙昧(臣裘曰修),煜尔腾煌荧。

    微响听归雁,无迹寻悬羚。

    回处俨长袖(臣德保),撒来需和羹。

    溪藤标五字,竹垆烹三清。

    亦廑茅檐冷(御制),兼快松轩晴。

    一色炫香萼,十叶舒灵蓂。

    曲宴集鸳鹭(臣于敏中),好景开蓬瀛。

    应时魄未朏,慰望岁初正。

    和律兆太蔟(臣庄存与),宿润连嘉平。

    高下因地托,方圆付形呈。

    上瑞同堂庆,东郊将始耕(御制)

    云山足蕴藉,草木自长养。

    缭曲谷几重,盘郁松千丈。

    那容俗子来,除是高人访。

    北窗展芸编,聊结羲皇想。

    策杖过溪桥,为爱书声朗

    莲花称君子,华实两臻善。

    何来有重台,华盛实则鲜。

    云霞缬一湖,萼不翻千瓣(叶)。

    乏彼服食资,方诸画图展。

    谅匪濂溪爱,因致河间辩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