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君子兮道诸己,道器用兮合天理。同尘还若待时生,观象不知何处起。
荆丛丛袭莪丛丛,孝兮悌兮非沚中。聚应落落滴仙露,散或泠泠扬士风。
风之上兮风之下,近一指兮远一马。秋水澹交无限情,夜光照乘胡为者。
伊予匪谓存馀力,咏高义兮困胸臆。巴歌百字岩叶书,飞寄汪门旧知识。
营泰畤,定天衷。思心绪,谋筮从。田烛置,爟火通。大孝昭,国礼融。
春暖昼添长。欲渡金针转自伤。记得画堂同并绣,端相。
裁罢吴绫玉尺量。
今日雁分行。闺课琴书久已荒。独把泪珠穿绣线,凄凉。
线短珠多更断肠。
石似浣纱石,江如濯锦江。
征帆向何处,云雾晦蓬窗。
溟濛重翠罨颠崖,始信丹梯自有阶。云里漫誇鸡犬吠,尘缘忘处是无怀。
多病仍为客,思归屡望晴。沽春芳草店,买药夕阳城。
雨久衣裳润,天昏灯火明。萧斋终日坐,相对倍伤情。
篝灯掩映夜凉时。红褪海棠枝。残蛩四壁寒声咽,听声声、说尽相思。
十二阑干秋老,满林黄叶离披。
年来雁影渐分飞。白发日依依。故乡莫虑烟波阔,梦魂儿、携手同归。
霜冷鸿啼云外,一钩月浸窗西。
桂子风高瑞霭浮,晓来无处不欢讴。
共怀襦裤歌廉范,更指龟蒙祝鲁侯。
风月莫辜三十咏,星霜行阅八千秋。
皇家正重惟良寄,衮服归公正黑头。
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虽荷多惠,谁复为容。睹物增怀,但积悲叹耳。伏承便于京中就业,于进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鄙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自去秋以来,尝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笑语。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梦寐之间,亦多叙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E363。鄙薄之志,无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情,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枕席,义盛恩深。愚幼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子,不能以礼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栉。没身永恨,含叹何言,傥若仁人用心,俯遂幽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谓要盟之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忱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殁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商调十二首之九
别后相思心目乱。不谓芳音,忽寄南来雁。却写花笺和泪卷。细书方寸教伊看。
独寐良宵无计遣。梦里依稀,暂若寻常见。幽会未终魂已断。半衾如暖人犹远。
九皋霜气劲,翔隼下初晴。风动闲云卷,星驰白草平。
棱棱方厉疾,肃肃自纵横。掠地秋毫迥,投身逸翮轻。
高墉全失影,逐雀作飞声。薄暮寒郊外,悠悠万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