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抒情古诗句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