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山水古诗句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

    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

    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

    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

    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

    台馆集荒丘,池塘疏沈坳。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

    薄躯信无庸,锁屑剧斗筲。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

    庭除植蓬艾,隟牖悬蟏蛸。

    所赖山水客,扁舟柱长梢。

    挹流敌清觞,掇野代嘉肴。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

    逍遥屏幽昧,澹薄辞喧呶。

    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

    再期永日闲,提挈移中庖。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

    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