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归有光 / 归有光所有的诗词

    奉常余之外高祖,儒雅风流绝近古。少年侍直承明庐,重瞳屡回加慰拊。

    玉堂无事只写竹,影落谦缃生风雨。翠叶苍筠满人间,凌海越嶂争购取。

    吾家宝藏三大轴,其一今在尚书府。二幅翻飞入岛夷,神物化去不可睹。

    吾兄安得此尺素,千缗不吝雠海贾。盛夏张之紫薇省,凉气歘忽周堂庑。

    划然北壁开户牖,雨势欲滴风披舞。此时静坐亦何有,满眼不复见尘土。

    湘妃帝子对之泣,藐姑神人谁与伍?吾兄好画识画意,余方潦倒困蓬户。

    墨竹昔称李夫人,湖州孟端皆堪谱。高人自有千载名,世上儿子何足数?

    作诗题竹非为竹,俯仰自觉吾心苦。东坡先生岂浪语,知我之兄惟老可。

    倚玉山之孤峙兮,前娄水之迂萦。占恺爽于邑中兮,雄面势于山阳。

    有默斋之主人兮,搆冰崖之草堂。既命名之特异兮,讯斯义其谁当?

    惟兹山之秀丽兮,日悠然其可望。览云物之生态兮,忽朝暮之无常。

    奚所夏暑冬寒兮,历四时而凝霜。知主人之远志兮,托幽遐以自将。

    少负奇以抗节兮,抱终天于蛮荒。泣苍梧之不返兮,踰五岭以傍徨。

    卒茕茕以自遂兮,廓天路之翱翔。执法度以匡主兮,志不毁乎直方。

    逭鈇钺之严诛兮,即远窜乎夜郎。旋蒙恩以内徙兮,赖天王之圣明。

    秉外台之宪节兮,赫金紫之辉煌。一朝去此而不顾兮,飘然来即乎故乡。

    嗟夫,食肉之多鄙兮,人皆以衣锦为荣。终纷竞以火驰兮,日炎炎其无央。

    似夸父之逐日兮,孰知暍而慕大清凉!吾览斯堂之名兮,洒然如御夫北风之?。

    追范蠡于五湖兮,见伯夷于首阳。佩明月之宝璐兮,然犹思乎褐裳。

    厌鼎臑之盈望兮,志不去乎糟糠。开北牖以仰视兮,丹崖翠壁凛然冰壑之英。

    恍乎雪山之阳兮,冽冽乎冬气之长。朝受命而夕饮冰兮,吾尝闻此语于蒙庄。

    嘉君子之德音兮,志志节之弥强。爰作赋以颂祷兮,祈寿考之无疆。

    崎岖江北道,复此渡淮水。策马向广原,苍茫见帝里。

    葱葱绿树陵,郁郁紫云起。日炤城上楼,寒鸦飞高埤。

    原野何萧条,旷望弥百里。当时侯与王,此地常累累。

    今惟负贩人,亭午倚虚市。空然八尺躯,短褐饥欲死。

    当时兴王佐,未遇亦如此。

    吾如淮阴祠,清槐荫朱户。当时长乐宫,千载有馀怒。

    五年战龙虎,结束在肉俎。旁力赴功名,功成良自苦。

    八月尚徂暑,白露未为霜。云物结蒸郁,雨势恣淋浪。

    江水竞飞溢,螭龙争回翔。金枢浴大明,此夜不可望。

    极目观冥涨,天际何微茫!直恨非西风,吹我到扶桑。

    嗟我南行舟,日夜向南浮。

    今日看汶水,自此南北流。

    帝都忽已远,落日生暮愁。

    当年宋尚书,庙貌崇千秋。

    丈夫苟逢时,何必无大猷。

    叹我学禹贡,胸中罗九州。

    杖策空去来,令人笑白头。

    尝疑伯颜策,毋乃非令谋。

    洪范天锡禹,大道衍箕畴。

    五行有汩陈,三事乃不修。

    鲧堤日以兴,百川失其由。

    不见徐房间,黄河载高丘。

    夜泊淮阴城,蚤向淮南路。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

    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祈此一日风,终竟不可遇。

    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但看北去舟,凌风如飞渡。

    翻为去人快,顿忘吾所务。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城风汉时县,乃在兖西南。曾考昔为令,期年化方覃。

    性本爱潇散,候望苦不堪。飞雪渍乌帽,弃掷欲投簪。

    竟以末疾返,不及一考淹。时当孝皇日,仁治正渐涵。

    我来登济城,落日已半含。西望适相仍,伫立独悲喑。

    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

    自出皇都门,渌水明可掬。高风抟羊角,飞沙旋雾縠。

    乘快得顺流,溯行又转辘。长河亘千里,回溪每九曲。

    时序值暮春,光景信明淑。市邑临水折,岸柳新雨沐。

    欲问北州故,但以南期促。同行近百艘,晨夕相追逐。

    挂席雁翅接,转棹鱼尾续。长闻夜集喧,又见风排簇。

    所遇皆南金,胡为弃荆玉?非有弹冠庆,相呼入山麓。

    半月困漳、卫,今旦望邹、峄。景风时迎舟,积水不盈尺。

    行路日淹留,归思愈急迫。昔往冒飞雪,今来见秀麦。

    蕴抱无经纶,徒旅空络绎。西苑方呈兔,东郡亦雨鲫。

    番禺有假号,建州乃充斥。奈何唐尧朝,不用贾生策?

    玄文故幽处,卮蜡益润泽。天命苟无常,人生实多僻。

    去去勿复言,牧豕在大泽。

    关于诗人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