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晁补之 / 晁补之所有的诗词

    院宇帘垂地。银筝雁、低春水。送出灯前,婀娜腰肢柳细。步蹙香裀,红浪随鸳履。梁州紧,凤翘坠。悚轻体。

    绣带因风起。霓裳恐非人世。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玉阶霜透罗袂。

    顿丘淇水雄朔方,官收榷算资公藏。

    晨朝百贩罗庭堂,望门逆鼻闻椒浆。

    惜哉刘子气方刚,峨冠凛凛颀而扬。

    丈夫有志固难量,短袖不足供倡佯。

    黄河七月鸣浮梁,风埃瘦马景山长。

    刘子何之魏北乡,悲歌弹铗邀孟常。

    冯驩一语惊齐王,况如刘子足自强。

    读书满腹钳尔吭,酆城埋宝夜则光。

    士惟不用久乃彰,不见将军家平阳,

    遭时有用名焜煌。

    渐老闲情减。春山事、撩心眼。似血桃花,似雪梨花相间。望极雅川,阳焰迷归雁。征鞍方长坂。正魂乱。

    旧事如云散。良游盛年俱换。罢说功名,但觉青山归晚。记插宫花,扶醉蓬莱殿。如今霜尘满。

    暗忆少年豪气,烂南国、蓬岛风光。醉倚吴王宫殿,不解悲凉。舞犹慵、小腰似柳,歌尚怯、娇语如簧。好林塘。玳筵留住,彩舫携将。

    清狂。扬州一梦,中山千日,名利都忘。细数从前,眼中欢事尽成伤。去船迷、乱花流水,遗佩悄、寒草空江。黯愁肠。暮云吟断,青鬓成霜。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

    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

    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

    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

    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

    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

    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

    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

    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睍睆黄鸟,嘤其鸣矣。

    儿童嬉戏杏花堤。春归不解悲。重来草露湿人衣。无花空绕枝。

    曾学道,久忘机。一尊甘若饴。平生鱼鸟与同归。临风心自知。

    神开大马表坤祺,象配黄龙耀母仪。艰棘从权非本意,忧勤复辟竟先期。

    欲书皇极彝伦事,不在关雎卷耳诗。陵作因山名改圣,君王仁孝自生知。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一生心事醉吟中。相逢俱白首,无语对西风。

    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可怜此会意无穷。夜阑人总睡,独绕菊花丛。

    马上匆匆听鹊喜,朦胧月淡黄昏。碧罗双扇拥朝云。粉光先辨脸,朱色怎分唇。

    暂别宝奁蛛网遍,春风泪污榴裙。香笺小字寄行云。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

    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语,亦可忘餐。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关于诗人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