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晁补之 / 晁补之所有的诗词

    寄茶换字真佳尚,此事人间信亦稀。

    它日封厨失双牍,应随痴顾画俱飞。

    海鱼水击三千里,决起还须九万程。坐进庵中才一步,初无行处若为行。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报国身无用,还山计欲成。

    烟霞异尘世,江海慰高情。

    幸继阮咸集,恐惭疏受声。

    清诗逢绝景,未觉负平生。

    曹子金门等陆沉,壮年裘马四方心。

    檄傅白羽从沙井,诗写红巾遍武林。

    兵甲胸中无敌国,丝桐世外有知音。

    相逢不饮何为者,祗作寒厅拥鼻吟。

    君不见鲁中群儿歌跋遮,跋遮跋遮何语耶。

    吴歈越吟初不省,恐自塞北传胡笳。

    跋遮胡为乐中华,试歌河涨水渐车。河中耕泥春种麻,麻生三岁不开花。

    腰菱两角黑如鸦,渔父笑且语。

    谁能跋遮舞,君不见前年大旱河草黄。

    草中鱼子化飞蝗,又不见往年大雨雨决渠。

    渠中朽瓜生老鱼,蝗飞食场榖。

    击鼓烦趁扑,我家家具如笋束。

    今年梁山挠浊淤,儿无锄麻姑来渔。

    荷锄往卖锄,买网空市无。

    丁丁斲船斲屋栌,艇子如星唤施罛。

    夜唱跋遮曲,群鸣起白凫。

    谈经草檄鬓华生,初拥闽山传节行。

    江入桐庐青欲断,溪从剑浦碧来迎。

    茶虽户种租宜薄,盐不家煎价欲平。

    要使祈招歌德意,君恩不为远人轻。

    时,亦欣愉于儿女。欲识风谣之变,请观调笑之传。上佐清欢,深惭薄伎。

    西子江头自浣纱。见人不语入荷花。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游冶谁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杨岸。紫骝飞入乱红深,见此踟蹰但肠断。

    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

    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轻黄缀雪枝。

    越使可因千里致,春风元自未曾知。

    亭下流泉三亩隘,谁拟西江晴一派。

    桃李佳名闻昔人,此言虽小可喻大。

    宁非逐楚憔悴身,当是羊裘傲汉人。

    避世墙东王君公,五经纷纶井大春。

    端然养鱼废车马,一身环堵观天下。

    吾人郑子诗句新,高堂素壁开萧洒。

    何当湛湛见青枫,白苹落日慰相逢。

    一亭两槛更何有,波涛风雨船前后。

    莫忆乘槎犯汉津,莫忆楼船下石城。

    尽醉渔阳无好曲,短蓑铜斗平生足。

    关于诗人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