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晁补之 / 晁补之所有的诗词

    同舟自古无胡越,南北东西路不同。

    不问宫亭借如愿,只求四面与分风。

    两堤马头高作山,两津车路深成谷。

    截川夭矫暮虹背,排浪参差动蚿足。

    七牛蹴河犹怒目,一牛从能往不复。

    借牛使河此圣时,强饮不须求马玉。

    屋名尽挂陶家牓,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不应陶后说无人。

    丝篁斗好莺羞巧。红檀微映燕脂小。当□敛双蛾。曲中幽恨多。

    知君怜舞袖。舞要歌成就。独舞不成妍。因歌舞可怜。

    旧山铅椠倦栖迟。叩宸闱。向淮圻。五马行春,初喜后车随。太守风流容客醉,花压帽,酒淋衣。

    隋宫烟外草萋萋。菊花时。动旌旗。起舞留公,且住慰相思。王粲诗成何处寄,人北去,雁南飞。

    欲买庐山,山前三亩,小桥横过松间。变名吴市,谁认旧容颜。最好栖贤峡外,应自此、都隔尘寰。人稀到,壶中化国,光景更堪闲。

    无心,求至道,柴门闭了,饱睡甘餐。幸儿成孙长,为扫家山。若问它年归去,蓦地也、双桨来还。愁难会,清风万壑,高处正跻攀。

    知音惭李令,问我复何为。

    道义惟添睡,功名只有诗。

    荒城又见重阳到。狂醉还吹帽。人生开口笑难逢。何况良辰一半、别离中。

    平台珠履登高处。犹自怀人否。且簪黄菊满头归。惟有此花风韵、似年时。

    政成欢诵沸田莱,留钥雍容更上才。

    缭郭平湖从昔好,倚天朱槛为谁开。

    曳裾况是他年旧,倒载何妨尽日陪。

    自有登高能赋客,可容清坐咏南台。

    炎天畏景。午漏那堪永。何苦相仍愁簿领。短壑清溪牵兴。

    瑶台月下曾逢。何由却睹冰容。一笑为驱烦暑,故人元是清风。

    关于诗人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