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晁补之 / 晁补之所有的诗词

    萧然如裴叔则,颊毛疏复长。

    邈然如王夷甫,高致宜庙廊。

    功名四皓云泉外,诗赋三闾草木香。

    君莫夸熙宁登科面玉雪,只今未老鬓发苍。

    不应弹琴酒炉坐,消渴还有禅病缚。

    不忘相抛白社一岁长,浮我杜举须十觞。

    结交齐东李文叔,自倚笔力窥班扬。

    谈经如市费雌黄,冰炭何用置我肠。

    胜游独不思迎祥,漾舟荷陼水中央。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太华玉莲甘适口,我欲求之青壁斗。

    昆仑不睹睹大宛,何异学射中涂还。

    平生傲世予南阮,臧否未容留齿间。

    七贤远迹冥鸿上,咸也复幸青云赏。

    归来浊酒厌独倾,疲马却走诸任城。

    红桃白李晚寂莫,黄菊独曝秋阳荣。

    谪仙酒楼余旧址,明月年年飘桂子。

    不见山东故小吏,斗酒双鱼谁共喜。

    恸哭穷涂自古难,不应更待雍门弹。

    瓜田今岁初自垦,柴车后日复谁攀。

    东阿下望有归意,且为子建留鱼山。

    上客骊驹系。惊唤银屏睡起。困倚妆台,盈盈正解罗结。凤钗垂,缭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

    半窥镜、向我横秋水。斜颔花枝交镜里。淡拂铅华,匆匆自整罗绮。敛眉翠。虽有愔愔密意,空作江边解佩。

    诸公辩壮悬河口,唾落纷纷珠百斗。

    井陉酣战我已悭,赤帜忽立无由还。

    唐公断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间。

    明光侯印悬天上,下有死夫缘重赏。

    书生懦志安足惊,饥死索米长安城。

    献君赐帛等优笑,覆酱未知传纸荣。

    泮宫先生诚国士,可是同年予二子。

    杂吟未减听匏竹,能使穷愁发孤喜。

    君不见新声欲至旧声难,十指劳君千万弹。

    平生不遇感知己,过此身外谁能攀。

    它年常侍幸见访,不因豆落悲南山。

    梅福当年守此官,荆山谁见韫琅玕。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

    未信簪裳妨小隐,蚤时雷雨起深蟠。

    春风揽辔河阳县,痛饮狂歌忆旧年。

    云端忽露碧孱颜,如髻如簪缥缈间。

    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

    君不学冯驩弹铗从薛公,贷钱烧券悦市佣。

    又不学鲁连约矢射聊城,笑夸田单取美名。

    何为空郊独坐一茅屋,深如鱼潜远蛇伏。

    荒檐野蔓幽莫瞩,窥户下投如坠谷。

    其外桑麻杂蔬菽,白水寒山秀川陆。

    秋风萧萧吹苜蓿,晚日牛羊依雁骛。

    朱书细字传老子,蠹穴蜗穿无卷轴。

    我来不暇问出处,但爱君居伯夷筑。

    九月九日秋气凉,芙蓉黄菊天未霜。

    登高能赋岂我长,从君此庵时相羊。

    不用糟丘讥腐肠,酒酣犹能歌楚狂。

    我敬先生不敢量,二三子者亦自强,

    洁身乱伦非所望。

    龙津之北双溪骛,逶迤势入龙津聚。

    龙归何处牛斗闲,剑不可求江海古。

    惨澹犹思八百年,变化岂无神物主。

    何当旋柁入奫沦,傥可然犀照毛缕。

    登楼那有北客同,把酒但看南雁度。

    更邀桃叶远临水,正值荔枝红照户。

    入梁一曳邹阳裾,思越屡吟庄舄句。

    竹林觞咏当日情,岘山名姓它时慕。

    一闻说尽青鞋游,令我乘风欲仙去。

    平日鸰原左右手,蟨邛前后未须论。

    清秋淮上多诗句,白首篱边近酒樽。

    杜舅高情笃兄弟,先君至性厚闺门。

    两公与尔同师法,相待归来老此园。

    关于诗人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