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晁补之 / 晁补之所有的诗词

    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

    诏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

    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

    共和十鼓记亡一。峄山肉在无复骨,

    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汉童讹尉律,

    世儒诡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轴藏,

    仲尼犹及史之阙。有马借人吾敢忘,

    题签甲乙颍水阳。后来胡君癖膏肓,

    倾家自构琬琰堂。搜罗近出补厥亡,

    荒林圯冢见未尝。南观禹穴计渺茫,

    闭门睥睨在一床。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

    骑马蹊田观断刻。中郎二字烦走驿,

    率更三日劳野食。长年囊褚况易掷,

    儿作摹朱妇遮壁。愿从胡君丐无有,

    十百数中聊取仂。胡君今逸民,

    盱眙不见十五春。坐令鈆椠老壮士,

    朝廷岂无忧国人。曩时豪气今谁在,

    会面只谋千日醉。听君汗漫驰古先,

    世事无何付蝉蜕。

    上盆五尺高,下盆二尺广。

    咿呦蚁穴间,飞瀑一线响。

    关侯初为此,避世挹萧爽。

    晁子亦欣然,闭户穿瓦盎。

    虚堂一亩静,纯白四隅敞。

    中央浑沌胚,鯈忽所求往。

    凿窍令语言,岂但一成两。

    危峰下俯瞰,石井黝然仰。

    奔泉决眦落,惨澹阴壑想。

    明珠溢盘盂,白露湿尘坱。

    声音通大道,断竹自谁赏。

    何曾戛击阑,缾缶日夜长。

    初疑风陨箨,骤雨来莽苍。

    乍似酒落槽,夜枕听惚恍。

    鸣禽杂啁哳,物魅乱肸蠁。

    相依欠林樾,见蔽赖帷幌。

    范侯惊侧耳,李令笑抵掌。

    张侯助我懒,不忆税归鞅。

    云间余仲弟,聊可乐吾党。

    中和非外物,此理未宜罔。

    相劝戒勿传,名字遍天壤。

    撞锺鼎食事,老罢不知飨。

    但怪一世狂,端如转车辋。

    能来解幅巾,为子濯泚颡。

    醉卧符离太守亭,别都弦筦记曾称。

    淮山杨柳春千里,尚有多情忆小胜。

    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春来莫卷绣帘看。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蓦然收袖倚栏干。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

    建鼓求亡子,初昧学所之。

    除去日月多,及此岁未迟。

    满国和巴人,若士谁与知。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

    定居厌屋庐,风雨劳所思。

    执鞭慕昔人,孰与并此时。

    破裘不御冬,要假完腋裨。

    危言则来诟,慎密又逢讥。

    成德尚如是,薄志安能期。

    收声复藏热,雷火忽然微。

    开口且复欢,是事置勿推。

    闭眼可内视,独复不自为。

    淮南蒙召鬓毛斑,乞得东秦慰病颜。

    晓整轻鞍汶阳北,却冲微雨看青山。

    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

    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

    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

    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

    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门。

    借令驿使能远致,要比桃李终无言。

    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半刺还为权刺史,朝衙不坐坐铃斋。

    按头通事通何事,昨夜东园芍药开。

    千载昌期尚此逢,询谋多在布韦中。

    南归已后锺山集,犹忆君王代尘松。

    急鼓冬冬下泗州,却瞻金塔在中流。

    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

    关于诗人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