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石介 / 石介所有的诗词

    颛顼宅帝丘,放勋葬成阳。

    有虞渔雷泽,三帝声汪洋。

    圣人遗风烈,生民多材良。

    吾宋八十年,贤杰近相望。

    黄州号辞伯,两朝志文章。

    尚书实大臣,朝延畏雄刚。

    堂堂高夫子,立言肩荀扬。

    凛凛李丞相,功来业萧张。

    三人名未泯。相国方胜骧。

    又生不世才,李常与李堂。

    二子皆绝群,凤凰摩苍苍。

    一举一万里,志气不可量。

    新文各百首,寒金敲琳琅。

    古音抱淳澹,云和与空桑。

    豪气迈俦匹,骠褭与飞黄。

    千里希一贤,四公乃同乡。

    二子复颖耀,士风实深长。

    遥知濮水上,千载流声光。

    常欲饱湲天下人,其道未得一寸施。

    子有二亲皆七十,糠覈不充常寒饥。

    昨日访我破屋下,具鸡一只酒一卮。

    子起却盘筋不举,吾亲未省曾食之。

    对我嘘唏涕泗下,孝子之心真可悲。

    子固与我同一体,相间岂复有毛皮。

    顾子之亲则吾亲。吾亲冻馁无柰何。

    饱煖天下心徒为,送子出门成此诗。

    吾登泰山上,下视何纷纷。

    彼角而走者,孰为麟与麏。

    彼茁而生者,孰为萧与芸。

    伯乐不复出,驽骥终同群。

    卞和不再生,珉玉将谁分。

    吁哉刘中都,高標凌浮云。

    诸侯不荐生,外府不策动。

    冉冉趋黄绶,勤劳徒尔云。

    我婢势力小,不能叫吾君。

    勿改芳兰性,林深须自薰。

    勿隐冲鹤声,天高当自闻。

    世无伯乐不识马,眼看骐骥如驽骀。

    先生今年四十四,才似皋夔胡为哉。

    泰山山下水照石,溪声濊濊白云堆。

    我居其间构茅屋,先生先生归去来。

    李唐元和间,文人如蚕起。

    李翱与李观,言雄破奸宄。

    孟郊及张籍,诗苦动天地。

    持正不退让,子厚称绝伟。

    元白虽不道,急名愈弗已。

    卒能霸斯文,昌黎韩夫子。

    吾宋兴国来,文人如栉比。

    黄州才专胜,汉公气全粹。

    晦之号绝群,平地走虎兕。

    谓之虽駮杂,亦文中骐骥。

    白稹洎肤震,江佗自为水。

    朱岩兼孙仅,培楼对岳峙。

    卒能霸斯文,河东柳开氏。

    嗟吁河东没,斯文乃屯否。

    汩汩三十年,淫哇满人耳。

    粤从景祐后,大儒复倡始。

    文人如麻立,枞枞攒战骑。

    徂徕山磊砢,生民实顽鄙。

    容貌不动人,心胆无有比。

    不度蹄涔微,直欲触鲸鲤。

    有慕韩愈节,在肩柳开志。

    今读禹功文,予戟寒相倚。

    实光千里高,飞出破屋裹。

    龙音万丈长,拔出重渊底。

    雷霆皆藏身,日星或失次。

    我惭年老大,才力渐衰矣。

    禹功气奔壮,今方二十二。

    前去吾之年,犹有十四岁。

    今读禹功文,魂魄已惊悸。

    更加十四年,世应绝俦类。

    卒能霸斯文,吾恐不在已。

    禹功幸勉旃,当仁勿让尔。

    君言下第我西飞,执手都门泪满衣。

    万里得归头半白,经年相别道应肥。

    火鑽欲遍龟难死,竹实犹多凤不饥。

    暂到东山慰愁抱,春秋之学说深微。

    礼部文章渊,波浪百尺高。

    进士英俊窟,蛟龙千万條。

    吾子欲求济,整子棹与篙。

    吾子欲求胜,操子戈与予。

    勿谓水可狎,徒行思游遨。

    勿谓龙右驯,空手捋须毛。

    波神忽汹涌,怖死填蟹螯。

    龙角忽张怒,走同虾蟇曹。

    苟利篙楫往,跳海如沟濠。

    苟操戈矛行,拉蛟如猿猱。

    吾言有所勉,非徒声嘈嘈。

    一言胆落折藩臣,屈强何人对恃勋。

    阙下惟闻温御史,蔡州自是李将军。

    龙蛰河汾道不行,訏谟经济授诸生。

    由来房魏皆卿相,共辅文皇致太平。

    去年经春频肆赦,拜赦人忙走如马。

    五月不雨麦苗死,赦频不能活穷寡。

    今年经春无赦书,十月一雨及时下。

    五月麦熟人民饱,一麦胜如四度赦。

    吾愿吾君与吾相,调和阴阳活元化。

    阴阳无病元气和,风雨调顺苗多稼。

    使麦长熟人不饥,敢告吾君不须赦。

    关于诗人
    石介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