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杜甫 / 杜甫所有的诗词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

    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

    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瞝。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

    出门流水住,回首白云多。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後歌。

    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秋风歘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溪谷黑。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楚老长嗟忆炎瘴,三尺角弓两斛力。

    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闻丹极。

    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

    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藉糟分汁滓,瓮酱落提携。

    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

    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关于诗人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