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世谓乐天有粥骆马放杨柳枝词,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

    然梦得有诗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乐天亦云:病与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

    则是樊素竟去也。

    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

    因读乐天集,戏作此诗。

    朝云姓王氏,钱唐人,尝有子曰幹儿,未期而夭云。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

    余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

    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识之。

    我家岷蜀最高峰?,一作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一作石泉影落涓涓滴。

    ?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小?一作碧?玲珑。

    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

    凄音休怨乱。我已先肠断。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夜阑相对梦魂间。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

    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

    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

    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

    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

    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

    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

    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

    大千在掌握,宁中别离忧。

    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従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终须跨个玉麒麟,方丈蓬莱走一巡。

    敢献些儿长寿物,蟠桃核里有双仁。

    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

    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

    虽云走仁义,未免违寒饿。

    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岂无佳山水,借眼风雨过。

    归田不待老,勇决凡几个。

    幸兹废弃余,疲马解鞍驮。

    全家占江驿,绝境天为破。

    饥贫相乘除,未见可吊贺。

    澹然无忧乐,苦语不成些。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

    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

    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

    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

    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

    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

    江湖粗了我径归,余事后来当润色。

    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