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

    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

    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

    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

    谁言霜雪苦,生意殊未足。

    坐待春风至,飞英覆空屋。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新渠之水,其来舒舒。

    溢流於野,至於通衢。

    渠成如神,民始不知。

    问谁为之?邦君赵侯。

    新渠之田,在渠左右。

    渠来奕奕,如赴如凑。

    如云斯积,如屋斯溜。

    嗟唐之人,始识粳稌。

    新渠之民,自淮及潭。

    挈其妇姑,或走而颠。

    王命赵侯,宥我新民。

    无与王事,以讫七年。

    侯谓新民,尔既来止。

    其归尔邑,告尔邻里。

    良田千万,尔择尔取。

    尔耕尔食,遂为尔有。

    筑室於唐,孔硕且坚。

    生为唐民,饱粥与饘。

    死葬於唐,祭有鸡豚。

    天子有命,我惟尔安。

    东池浮萍半粘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aa34aa34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雄雉曳修尾,惊飞向日斜。

    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

    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

    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

    烹煎杂鸡鹜,爪距漫槎牙。

    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不如従我游,高论发犀柄。

    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

    (太平寺,俗号小径山。)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

    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明朝二子至,诗律严号令。

    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

    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

    空岩侧破瓮,飞流洒浮磬。

    山前见?亦,候吏铙鼓竞。

    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

    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

    笑谓候吏还,御虎吾有命。

    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

    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

    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一士千金未易偿,我従陈赵两欧阳。

    举鞭拍手笑山简,只有并儿一葛强。

    君家有二镜,光景如湛卢。

    或长如芭蕉,或圆如芙蕖。

    飞电着子壁,明月入我庐。

    月下合三壁,日月跳明珠。

    问子是非我,我是非文殊。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锺。

    长使齐安民,指此说两翁。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