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楼钥 / 楼钥所有的诗词

    八行诸孙盛,三公嗣子贤。

    连收四鹗荐,只欠一青毡。

    郎省刑章肃,侯邦政誉传。

    平生忧国意,齎志入重泉。

    九秋风月正分平,盛满金晶分外明。

    老子此行端不恶,夜夜几得圣之清。

    旧家桃李种河阳,今日红梅自楚湘。

    根墢送春君意重,为移绝艳到吾乡。

    五载杜门居海角,无复翻阶赋红药。

    自怜荒径菊犹存,夕餐空待秋英落。

    眼明喜见绿丛丛,始也抽苗今满握。

    扶筇著意养孤芳,荆棘旁连细开斫。

    天香入骨徐吐芬,中有秋风非外铄。

    传闻南堂有佳种,愿过屠门思大嚼。

    颇亦有意欲见之,此意未容儿辈觉。

    乃知便许移芳根,不止园官供小摘。

    要令寿客来骈肩,何用潭水求延年。

    有时採之东篱边,不觉南山在眼前。

    渊明千载幸同调,老我此际方悠然。

    西风吹花日夜急,散金坐看开田田。

    两诗先到衡门下,思向平台寻戏马。

    从君九日去行乐,莫为登高泪盈把。

    隔山望危石,老面凛如铁。

    路回两屏开,见此高嵽嵲。

    伟哉名公卿,峩冠会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云助击烈。

    痴阴不作雨,空翠袭冰雪。

    野水不知源,绕径几万折。

    子长直爱奇,万里探禹穴。

    我家甬水东,扁舟轻入越。

    窃此半日闲,到处辄清绝。

    传闻古洞天,琼台照金阙。

    神仙杳难问,一笑山石裂。

    相逢客路中,翻手数年别。

    胜地更跻攀,莫厌屐齿折。

    渊明千载人,同节仰孤峭。

    岂惟辞督邮,莲社不得召。

    书不求甚解,眼高得玄要。

    诗亦本无意,但写胸中妙。

    齐梁纷众作,嘈杂春禽叫。

    稚子候檐隙,文通剧搜绍。

    矫矫玉局翁,尚友谢浮漂。

    饱喫惠州饭,追和欲同调。

    湖山老居士,宏才盍廊庙。

    出入官五纪,怀归自年少。

    屡赓归来辞,吾行有先兆。

    老龙卧林壑,年高德弥邵。

    向来批敕手,甘心事耕钓。

    筑室据仙居,泉石造深穾。

    亭榭望堂皇,蓬莱对圆峤。

    涉园日成趣,遇客酒频釂。

    岩岩鸾鹤姿,炯炯双眸瞭。

    堕体黜聪明,坐忘乐遗照。

    西畴时告春,东臯快舒啸。

    襟期古暗合,此事不容诏。

    尽和靖节诗,笔走追风骠。

    又如裴旻剑,腾空径投鞘。

    人生嗜慾深,山林不供烧。

    何当从公游,翛然宁荷蓧。

    小子敢言诗,未免事华彯。

    西施难效颦,邯郸恐贻笑。

    思欲焚旧藁,世味轻咀嚼。

    稍寻韦苏州,旁引孟贞曜。

    绝去翰墨畦,毋凿浑沌窍。

    尚或庶几焉,未暇期速肖。

    学问源流远,乐哉贤父兄。

    人琴亡旧曲,风木怆寒声。

    深痛几成毁,沉痾汔丧生。

    孝恭无可憾,犹得傍佳城。

    张侯名轩意可知,如登太行看云移。

    我虽未得登轩墀,不鄙要我巴人词。

    尔时膝下遨以嬉,欲斵数语语不随。

    娱侍东嘉乐无涯,官舍偪仄亲不怡。

    安舆相将甬水湄,日日东望劳支颐。

    秋风得檄欣星驰,归拜亲下聊信眉。

    官事有程不得违,欲去故国行迟迟。

    重来橘柚黄金垂,霜著新蟹双螯肥。

    海鱼甘鲜一尺围,欲奉色养春为期。

    瞻云之思今同之,慨然落笔成新诗。

    人閒至乐在庭闱,何用自缚微官为。

    君方欲解左顾龟,我亦日思投檄归。

    相望百里俱莱衣,从他天外闲云飞。

    骨相昂藏涧底松,平生禅窟尽从容。

    几年大隐清晖阁,今日来瞻独秀峰。

    打破画瓶无罣碍,大开饭店喜迎逢。

    今朝且逐征途去,何日重来听晓钟。

    黄姑曾为点冰肌,亦有缁尘染素衣。

    何似烟脂天赐与,暗香犹在是耶非。

    关于诗人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