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楼钥 / 楼钥所有的诗词

    襟袍空无碍,精神老不衰。

    家传司业学,句逼简斋诗。

    荒瘠留阴德,平反有去思。

    功名赍志没,回施称家儿。

    旧见寒花蜡蔕红,宁知泌入雪肤中。

    绝怜金谷佳人坠,到地余香散晓风。

    蛰宫惊起两龙角,蛟室未呈双水犀。

    同本君为分鲁卫,清风应不愧夷齐。

    倾盖欢如故,相从沧海隅。

    方将理诗社,忽已閟泉途。

    归路孤飞旐,交情一束刍。

    梅霖将客泪,凄澹洒平芜。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

    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

    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

    女娲大山塞空虚,麻线名堆千万曲。

    行人一升鹿头关,下瞰平川如画幅。

    幅员二百四十里,里出万缗民日蹙。

    向来陕西五路兵,退守诸关疆地促。

    计臣权宜重增赋,民力尚宽随所欲。

    尔来因仍七十年,鬼不输钱无雨粟。

    民生哀哉不堪命,外若富饶中不足。

    益梓尚有繁盛风,夔峡穷民几比屋。

    侧耕危穫供税租,饭多稊稗无嘉谷。

    朝廷谋帅弄印久,宣谕尚书剖符竹。

    尚书当今第一流,翁婿相望冰映玉。

    贻书挽君为此行,古人义概非流俗。

    君亦慨然挈家去,掺祛未免再三祝。

    君行岂为温饱计,一举高飞快鸿鹄。

    丈夫生有四方志,登览山川非碌碌。

    顷为假吏到燕山,未行先取山经读。

    所至访寻多得力,中原至今在吾目。

    北征西征昔有赋,何肯徒行空逐逐。

    子西尝因过岘首,遐想羊公欲相沃。

    关右放贾眼拔镞,表留卒使癰溃肉。

    试推此意向前去,到处前人有遗躅。

    五丁开山果何在,赞皇筹边言可覆。

    剑门石角皆北向,雪岭界天望身毒。

    高皇将坛在汉中,武侯八阵留鱼复。

    栈阁绳桥世称险,威茂渡笮来夷族。

    李冰离堆如底柱,大宁盐泉若飞瀑。

    四路尤多未见书,买归何止三万轴。

    黄松次功蜀檮杌,石湖居士吴船录。

    君宜预考经行地,却随所见书之牍。

    幕中便可资筹策,远业因兹增蕴蓄。

    又闻渡泸不在泸南在沉黎,邛崃九折是君家世尤当知。

    艺祖按图挥玉斧,大度河外等弃之。

    本朝独无南诏患,一语决定无敢违。

    成都郡庠千白袍,后来之秀日益奇。

    周公礼殿岿然在,画像盘古继宓牺。

    春秋奠谒用旧乐,想见节奏并威仪。

    谈经约史各专门,学问可以相发挥。

    康节遗书有传者,不惜师问穷精微。

    先天仅得十二三,声音律吕无窥。

    更有异闻多细事,试因余暇质所疑。

    青城大面访仙迹,普贤灵变穷峨眉。

    街名棋盘路九逵,江号濯锦如汙池。

    古柏参天二千尺,水浒鼎立三石犀。

    药有珂贝说尤诡,字书不见栮与桤。

    金堂鹦鹉扫孤塔,苍溪橘柚五出椑。

    嘉陵梵像为最巨,阆州城南天下稀。

    少陵入蜀往来久,须行万里方知诗。

    我慙寡闻言又拙,君其更为加询咨。

    老我无复为世用,但当杜门待君归。

    归期未知果何时,时寄尺楮宽吾思。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

    于嗟契阔十五年,一日相逢只如此。

    南山北山两高峰,春波滟滟摩青铜。

    未能荡桨穷胜处,倚栏一望开心胸。

    老我挂冠隐田里,岂知再见烟连水。

    小须夏日醉满荷,脱屣东归甘已矣。

    我居铨部闹簪裾,终羡寒窗只蠹鱼。

    每念故交今有几,况如盛德岂容疎。

    京尘共叹催人老,市道谁知有隐居。

    久苦笔端枯渴甚,楚波正欲借君余。

    南朝何公栖禹穴,嘉遁悠然志高洁。

    一朝送人都泗埭,归叹此途於此绝。

    我亦何为走尘埃,数年不记几往来。

    船横三日不得度,愧想高风安在哉。

    谁种疏梅古岸头,推蓬瞥见倍清幽。

    君看竹外一枝好,真有江南万斛愁。

    旧游曾记梦中身,一日重来白发新。

    行尽杉松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

    狎鸥亭外波澜阔,宿鹭池边草木春。

    自笑赋归如许久,始来此地作闲人。

    关于诗人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