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刘绎 / 刘绎所有的诗词

    大将功成鬓尚黑,佳人留影空髣髴。

    几生将欲招梅魂,安得前身证明月。

    将军本是旧书生,纸帐铜瓶坐论兵。

    投笔从戎便持节,十年杨柳倚楼情。

    愿辞牙纛归梅阁,种梅锄月甘丘壑。

    忽传幕府简书来,英雄岂恋儿女乐。

    送别阳关拥节旄,军声十万沸江涛。

    夜深遥望中天月,心篆直与阵云高。

    恨不中流助桴鼓,抚念孱躯悲自语。

    岂知大将报红旗,已诧美人归黄土。

    生祝夫婿早封侯,一枝空付致书邮。

    伤心芳芷沉湘浦,哀动笳鼓惊东瓯。

    灵台偃伯策勋后,故乡驿使重回首。

    相思犹梦绮窗寒,梅花今复映月否。

    精灵相感若有神,画图识面唤真真。

    重摹镜水肖花月,虎帐风生缟袂春。

    吁嗟乎,贤媛能知忠孝义,丈夫情重在伉俪。

    凌烟阁中羡功名,罗浮梦里疑仙异。

    惟有梅窗明月万古不可磨,留得丹青照映垂奕祀。

    禾稿已无望,久晴雨亦佳。

    若非滋土脉,何以息风霾。

    补种筹余烬,苏枯恋旧荄。

    苟能延性命,不敢怨时乖。

    闾里近传旌节诏,故人新示柏舟篇。

    少陵有妹犹同地,伯道无儿总付天。

    一死苟延权子职,九原稍慰仗妻贤。

    风酸月苦尝都遍,回首欢娱只二年。

    见说夷吾天下才,重谈时事几徘徊。

    香风满路余湘草,列宿罗胸尽楚材。

    四海澄清犹揽辔,十年劳勚此衔杯。

    关河萧索春寒紧,怀抱何时向我开。

    亭亭鹤骨伴松根,太华峰头片石存。

    谁染半空仙掌露,青莲都化墨花痕。

    五官各效用,四肢同一体。

    惟兹左右手,相依甚唇齿。

    伸屈影随形,拮据臂使指。

    嗟予苦支绌,双肘常搁几。

    右腕勤握笔,左亦藉伸纸。

    奈何筋力衰,酬酢艰拜跪。

    若非借手援,一蹶奚由起。

    手为足代僵,足赖手相抵。

    笃哉手足情,左右之曰以。

    右有左不宜,终觉妨举止。

    眇也犹能视,跛也犹能履。

    两手如两翼,折一差池矣。

    独任方知难,分劳将何恃。

    颠而不能扶,则将焉用彼。

    药少不龟灵,医谁折肱技。

    瑟缩困寒冬,春渐回腕底。

    偏枯得吹嘘,废疾起衰靡。

    苦乐本相关,休戚同一视。

    把臂重拊摩,合掌共欢喜。

    痛定还思痛,骨肉何彼此。

    从兹互提携,战兢慎伤毁。

    吾老手已疲,常怀失足耻。

    谁谓同气亲,交愈乃如是。

    世有袗臂人,未解疾痛耳。

    三日雨未止,苍苍意若何。

    诗吟洗兵马,词唱定风波。

    战血腥污甚,城濠苦潦多。

    长江流不尽,竟欲挽天河。

    满把屠苏庆令辰,占年喜话一家人。

    连朝趁补三冬雪,五夜刚迎隔岁春。

    天上矞云祥蔼合,阶前玉树晚晴新。

    更添膝下书声朗,好佐含饴慰老亲。

    归云长与住山阿,作出山泉可若何。

    赢得远人观瀑布,那曾平地起风波。

    喷珠愿化千家雨,普润谁为九里河。

    未必盈科征放海,源头亦自利农多。

    记得东游控鹤时,秦松树下见灵芝。

    欲将五岳全图揽,长捧仙云作寿卮。

    关于诗人

    刘绎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