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距匡庐,迢迢若河汉。
子从两处游,江云欲望断。
儒官兼史笔,风霜映简汗。
怀才须待时,岂冀当途盼。
世教赖扶翊,名实慎初宦。
江河虽日颓,砥柱俟清晏。
子今有师道,投置非闲散。
勉为圣人徒,毋作掩卷叹。
著作窥承明,古今几治乱。
胸有记事珠,前后不胜算。
学海本无涯,观澜何浩瀚。
试从鄱湖滨,远溯洞庭畔。
空忆东篱菊,今年不算秋。
谁将野花采,触我故园愁。
败叶惨无色,晚香寒更幽。
西风一开眼,为尔泪双流。
花底开缄醉眼明,半帘风蔼夏阴清。
羡君老笔争松健,触我新机似草生。
兰竹自来盟石友,烟霞端合供山兄。
遥知活水闲云意,应念高梧夜雨情。
误尽庸医意不消,病根谁识在中焦。
平生愧积通身汗,未死心灰彻骨烧。
颠倒梦魂频起坐,翻腾热血几回潮。
忽闻湖上清风至,顿觉醍醐顶上浇。
风雨飘零莱子衣,山中草更恋春晖。
荒村但愿无车马,鹤唳不惊云自归。
我读罗集书谭事,血碣犹为赵氏识。
今见名标贞寿门,有徐媛者其苗裔。
前为慷慨能殉身,继乃从容克就义。
迩闻复有段节妇,后死虽殊道无二。
毋乃日侍五世堂,家教相传来有旨。
初时暂作未亡人,犹冀遗腹为夫嗣。
谁料昙花一现空,风叶霜根同委地。
衣带犹存绝命词,泉壤才遂从夫志。
例以慷慨激一时,妇之忍死岂为易。
若待从容更后图,一决何知为再计。
古来节义出天性,理之所宜事不异。
纲常名教垂百世,我为永新谭氏记。
出都刚七载,陈迹岂堪寻。
风雪还家路,山河去国心。
惊烽悲故土,落叶感凋林。
惟有觚棱梦,萦回直到今。
七尺昂藏剩藐躯,天涯行尽感穷途。
茫茫四海谁知己,落落空山见故吾。
暮楚朝秦人自有,饮冰卧雪世应无。
回头一笑公亡是,不信墦间即此徒。
同仇义愤在胸中,墨沈喷余血口红。
贼眼本无村学究,人心犹有古愚忠。
诗书不负传家训,刀锯难摧烈士风。
三寸毛锥三寸舌,死为厉鬼亦英雄。
仓皇出走五更天,山径迷人左右旋。
明发登山还四望,始知来路在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