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山下清溪溪上市,溪光山色映人烟。

    幽亭正在人声里,长与溪山共寂然。

    溪父起收罾下鲤,山翁起卖焙中茶。

    长官亦与人俱起,笑拥黄?放早衙。

    我兄东南游,我亦梦中去。

    径山闻已熟,往意穿云雾。

    梦经山前溪,足冷忽先渡。

    举头云峰合,到寺霜日莫。

    香厨馔岩蔌,野径踏藤屦。

    平生共游处,骞足蹑高步。

    崎岖每生胝,眩晃屡回顾。

    何年弃微官,携手众山路。

    〈得此诗后,梦与兄同游山中,故为此篇。

    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连久之。

    元丰五年,以谴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従讷于圆通,逮与先君游,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

    二公皆吾里人,讷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顺公七十四,神完气定,聪明了达。

    对之怅然,怀想畴昔,作二篇赠之。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

    身心已无著,乡党漫相亲。

    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

    仍将大雷雨,一洗百生尘。

    念昔先君子,南游四十年。

    相看顺老在,想见讷师贤。

    岁历风轮转,禅心海月圆。

    常情计延促,无语对潸然。

    偶然倾盖接清言,不觉门前昼漏传。

    老病低摧方伏枥,壮心坚锐正当年。

    莫嫌客舍一杯酒,试论灊山三祖禅。

    明日程文堆几案,只应衰懒得安眠。

    〈吕前官舒州,问禅灊山。

    世故纷纷谁复闲,蛟龙不雨独安眠。

    人间已厌三秋旱,涧底犹悭一掬泉。

    庙令酒肴时醉饱,田家糠秕久安便。

    忧心未已谁知恤,更把炉香试一燃。

    寄住汝南怀岭南,五年一醉久犹酣。身逃争地差云静,名落尘寰终自惭。

    耳畔飞蝇看尚在,鼻中醇酢近能甘。今朝寒食唯当饮,买酒先防客欲谈。

    始余于官舍营东轩,彭城曹君焕子文,自浮光访余于高安,道过黄冈,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薮旧尘埃。

    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

    ”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

    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

    明日谓君:“昨见黄州诗,通夕不寐,以一偈继之,曰:‘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

    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

    ’吾野人,不能数为书,君为我诵之而已。

    ”君既至,未暇及此。

    客有自庐山至者,曰:“慎师送客出门,还入丈室燕坐而寂。

    ”君乃具道其事。

    余感之,作二绝。

    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

    〈子瞻新筑东坡雪堂。

    〉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饮阑钟虡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

    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

    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

    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

    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

    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

    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

    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