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梁苑相従簿领中,清风相逐画船东。

    婆婆江海凌云鹤,饮啄笼樊失渚鸿。

    别后丹砂迷旧诀,愁来白发变衰翁。

    此间诗老仍勍敌,正忆高吟酒盏空。

    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

    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白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弃我谓我远,求我谓我还。

    我一尔则二,视此台上山。

    山高上干天,独不照我颜。

    无乃我自蔽,谁谓山则悭。

    远望不见趾,近视不得鬟。

    山实未始变,任子自择删。

    北风吹南崖,山上秋叶斑。

    道远又寒苦,皴裂辞难攀。

    晴空卷朝云,照夜霜月弯。

    强尔登此台,免尔超阓阛。

    全齐开故国,清庙飨元功。

    德业真无忝,勋名但未充。

    边防推信惠,社稷倚勤忠。

    不作司徒贵,何惭郑武公。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

    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

    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君家毗陵本江南,虽为浙西终未甘。

    风流秀发自不减,气质浑朴犹中含。

    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

    湖中往往载画舫,竹下小小开茅庵。

    歌吟仿佛类骚雅,导引委曲师彭聃。

    新茶泼乳睡方觉,渌酒倾水醒复酣。

    一朝挥手去不顾,使我把袂心难堪。

    扁舟水涸费牵挽,瘦马雪冻忧朝参。

    一官来往似秋燕,薄俸包裹如春蚕。

    东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谁念家无甔。

    众客喧哗发酒狂,逡巡密雪自飞扬。

    莫嫌作赋无枚叟,且喜延宾有孝王。

    雪花如掌堕阶除,剧饮时看卧酒壶。

    半夜琼瑶深没膝,欲归迷路肯留无。

    竹裹茅庵雪覆檐,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雪花如掌角阶除,剧饮时看卧酒壶。

    半夜琼瑶深没膝,欲归迷路肯留无。

    竹里茅庵雪覆檐,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之人虽蚤病,对客每清言。

    不信疾为累,要称学有原。

    籧篨视名器,果蓏指乾坤。

    长短何须问,传家已抱孙。

    仲氏气无前,为文思涌泉。

    飘然落笔地,时出疾邪篇。

    杶干要经雪,骅骝行著鞭。

    凄凉悲故客,不及见华颠。

    池塘草生春尚浅,桃李飞花初片片。

    一尊花下夜忘归,灯火寻春畏春晚。

    春风暗度人不知,满园红白已离披。

    江南春雨少晴日,露坐青天能几时。

    折花只恐伤花意,携客就花花定喜。

    落蕊飘香翠袖中,交柯接叶灯光里。

    雨练风柔雪不如,精神炫转影扶疏。

    夜看飞燕胜朝日,月暗还须明月珠。

    美人劝我殊非恶,明日雨来无此乐。

    醉归不用怕山公,马上接?先倒著。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