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辙 / 苏辙所有的诗词

    来时稻叶针锋细,去日黄花黍粒粗。

    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

    青山片片添红叶,渌水星星照白须。

    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

    新年始是识君初,顾我尘埃正满裾。

    谈辩未容朝夕听,情亲空愧往还书。

    久闻笔阵无前敌,更拟诗坛托后车。

    待得入城应少暇,相従有约定何如。

    穉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

    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

    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

    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

    想见十年後,檐前蔚苍苍。

    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

    一腊不虚度,三雪自相因。

    暗添池上凌,稍压麦中尘。

    余润想犹在,苦寒将及春。

    殷勤欲尽酒,扶养病衰人。

    稚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

    想见十年后,檐前蔚苍苍。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

    十五年来一味闲,近来推病更安眠。

    鹤形自瘦非关老,僧定端居不计年。

    坐上要须长满客,杖头何用出携钱。

    未嫌语笑妨清静,闲暇陪公几杖前。

    人言虎头痴,勇作河朔游。

    黄河六七月,不辨马与牛。

    单车径北渡,横身障西流。

    虎头亦不痴,志在万户侯。

    徜徉历三边,归借坐上筹。

    腰垂黄金印,不受白发羞。

    此计虽落落,但问有志不。

    临岐且一醉,行役方未休。

    江城漂泊最多时,邂逅谁令长者期。

    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何年笑语还留客,终日勤劳数问儿。

    铃阁清虚非此比,秋风归兴恐非宜。

    老成浑欲尽,吊客一潸然。

    遗事人人记,清诗句句传。

    挂冠疏傅早,乐世白公贤。

    叹息风流在,埋文得细镌。

    归隐淮阳市,遨游十六年。

    养生能淡泊,爱客故留连。

    倾盖知心晚,论诗卧病前。

    葆光尘满榻,无复听谈禅。

    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

    著书虽不急,实与百世谋。

    问吏所事何,过客及系囚。

    客实虚搅人,囚有不自由。

    办之何益增,不办亦足忧。

    嗟此谁不能,脱去使自收。

    幽幽南山麓,下有溪水流。

    溪上亦有堂,其水可濯漱。

    终日不见人,惟有山鹿呦。

    是时夏之初,溪冷如孟秋。

    山椹黄笠展,林笋紫角抽。

    朝取笋为羹,莫以椹为羞。

    溪鱼鲤与鲂,山鸟鸴与鸠。

    食之饱且平,偃仰自佚休。

    试探箧中书,把卷揖前修。

    恍如反故乡,亲朋自相求。

    蔚如瓮中糟,久熟待一篘。

    为文若江河,岂复有刻锼。

    尚何忆我为,欲与我同游。

    我虽不能往,寄诗以解愁主

    关于诗人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