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秋日散清辉,秋空澄碧落。

    我意与之然,去来何执着。

    寒花步今径,阴树褰昔幕。

    会心足希夷,容膝且宽绰。

    是处有缥缃,无妨读书乐

    范叔困说力,担石乏自资。

    夤缘事须贾,客乘从之齐。

    牛酒不敢受,贾闻犹怒私。

    告相相亦怒,折胁行刑笞。

    佯死卷以箦,乃得免祸危。

    姓名易张禄,伏匿恐人知。

    幸得郑安平,荐剡归王稽。

    橐载避秦相,待命复岁馀(叶)。

    上书慢言外,观王俯仰姿。

    计行乃言深,封侯不逾时。

    微行谂须贾,绨袍怜赐之。

    御以入相府,先入怪久徯。

    门下告之故,肉袒谢罪迟。

    三罪既庭数,马食纵以归。

    德必偿一饭,怨亦报睚眦(叶)。

    安平旋降赵,王稽坐法诛(叶)。

    蔡泽遂适秦,相位竟夺其。

    机谋夸百变,时穷安能为。

    是始还是终,小智真大痴

    叆靅弥空宇,不知云所生。

    已喜日御韬,便望春膏零。

    迩来凭轻舆,在在见新耕。

    脉土多含润,无妨数日晴。

    豫时冀甘泽,惟是祈农情

    玉盘博径得二尺,围六尺有(去声)五寸益。

    虚中盛水受一石,素质不雕其色碧。

    旁达孚尹琼华泽,葆光抚不留手迹。

    群玉之精出昆仑,吉日甲子天子宾。

    于西王母瑶池津,行觞介绍簠簋樽。

    尔时所御器今存,作镇西极永好完。

    未入震旦三千年,问今何来不胫偶。

    准噶尔亡沦世守,阿睦撒纳兹窃取。

    王师罙入靖孽丑,于将获之联猭走。

    弃其重器为我有,元英大吕陈座右。

    咄哉玉盘徒华滋,不可食兮不可衣。

    连城价讵如穷奇,俘彼祸除可罢师。

    前歌后舞乐雍熙,瑰玩吾将安用之,拟付鄛人一例椎

    迩来候转炎,山雨昨夜洗。

    驱尽婪尾热,峭凉侵袂矣。

    予心望晚稼,未可便长此。

    午暄暴晶阳,华黍风尤美。

    如是期十日,黄云庶可拟

    栖月我所名,曾未见月栖。

    是谓想当然,月崖两不知。

    因悟一切称,无非揣度私。

    谁能忘象诠,可与言天倪

    杰竖生紫烟,群岭缪相障。

    苔树为眉发,云霞为色相。

    对之或属咏,天机发意匠。

    其下有石泉,一泓白云上。

    屈曲成细注,出寺乃奔放。

    故予散步处,指点犹能状。

    更忆小阁中,凭栏曾骋望

    间气所钟,必也悠久。

    如彼松柏,夫岂蒲柳。

    名讵有定,系乎人口。

    定者存焉,谋邑则否。

    繄我好古,图左史右。

    富春山居,石渠瑛玖。

    问自何来,画禅所有。

    为堂为霍,为峤为阜。

    或宛而隆,或放而走。

    有树风生,有泽虚受。

    三叠识言,爱忘其丑。

    尔因我传,我以尔寿

    几有陈编览,斋无玩物凭。

    文渊企深汲,道岸仰先登。

    堂构期勤肯,仔肩惧莫胜。

    永惟心作所,庭训倍钦承

    牙签取次拈,乙夜惬清忺。

    春意行行至,梅香日日添。

    钟声来远寺,寒气避重帘。

    雪递明朝句,苍松振白髯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