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乾隆 / 乾隆所有的诗词

    细淙幽涧落层岑,石海分明玉作林。

    无意昔题涌晴雪,翻成今日忆吴心(吴中范园千尺雪最为佳景)

    所期风度不期香,几穗临波艳夕阳。

    诗客但知愁塞碛,谁知秋景似江乡

    三朝曾侍陛,七十竟悬车。

    进退诚无忝,丘园信有诸。

    病馀宜乐志,老去尚耽书。

    素悃依阊魏,高年息阖庐。

    学尝兼慕陆⑴,节应上同疏。

    尤喜临辞阙,嘉谋实起予⑵

    泰阶圜煦丽,路寝向阳开。

    共迓青韶祚,堪陈白兽杯。

    在悬编磬举,入缀七盘回。

    簪黻颁新附⑴,提封奠极垓。

    五言群可赋,三爵漫须催。

    莫我称扬亟,伫兹弼亮才

    泉出石愈甘,石带泉益净。

    支颐笠亭下,砉然满清听。

    琤琮嵌隙间,却疑霏琼屑。

    六月如三秋,果识立秋节。

    印心真皎洁,照眼足清凉。

    谷口送山风,遥闻枫桕香。

    汇为偃月池,微风涟且沦。

    不肯轻垂钓,是中无凡鳞。

    既渫亦堪食,疑与仇池通。

    三叹吊昔贤,吾怀太史公。

    烟霞供啸咏,林泉堪赏托。

    顾渚不须烹,云浆此泂酌

    原隰静深秋,峰峦衔日暮。

    风来谷口寒,落霞乱归鹜。

    点野有黄花,绕村无绿树。

    即事一徘徊,旷怀良可赋

    朝退几少闲,虚斋坐斐榻。

    雨师奏其能,烦暑清六合。

    尘嚣此焉浣,祈岁予心惬。

    蕉窗绿荫稠,岂用文绮杂。

    人鲜俗虑对,境有清景答。

    潇洒靡不宜,此际兴无乏。

    目谋足空蒙,耳观犹飒沓。

    檐溜与溪烟,远近一时纳。

    问我何所营,书史堪涉猎。

    不似夏初时,殷忧在眉睫

    诗中杜老集大成,天然古淡足佳句。

    风烟万里瞿塘秋,夺造化工归咏赋。

    最爱归云返照奇⑴,每欲形容意难赴。

    词臣家法传北苑,爰教老笔写烟树。

    滃滃叆叆满谷白,槿篱茅舍依微露。

    天外一棱独迥绝,映带红霞正秋暮。

    江声澎湃疑聒耳,树色苍凉信消虑。

    杜句佳矣图之难,双美合并岂神助。

    何必崎岖历剑关,即坐江楼观滟滪

    傍晚云雾收,近霄星斗朗。

    仙籁下笙竽,天花入帷幌。

    神心相妙达,今古一俯仰。

    始遇有宿缘,初地惬真赏。

    清梦不可得,求仙果痴想

    细雨每让风,时零时复止。

    昨来看麦田,膏泽殊需俟。

    芃芃纵被阡,秀实难豫拟。

    频萦怵惕怀,默验盈虚理

    关于诗人
    乾隆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175]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