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来出细粟,稍觉芳岁老。

    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卧不出,黄叶纷可扫。

    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

    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

    新荑蔚已满,宿根寒不槁。

    扬扬弄芳蝶,生死何足道。

    颇讶昌黎翁,恨尔生不早。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

    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

    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

    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

    苟无百篇诗,何以醒睡兀。

    初如疏畎浍,渐若决澥渤。

    往来供十吏,腕脱不容歇。

    平生轻妄庸,熟视笑魏勃。

    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

    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

    慎无及世事,向空书咄咄。

    衡门老苔藓,竹柏千兵屯。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传呼一何急,人马从车奔。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誇落墨,独赏江南工。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

    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

    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

    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

    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

    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

    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