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岚薰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

    未欲连车收薏苡,肯教沉网取珊瑚。

    不知庾岭三年别,收得曹溪一滴无。

    但指庭前双柏石,要予临老识方壶。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

    还従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象服盛簪珥,岂是邢夫人。

    敝衣破冠履,可怜范叔贫。

    君看崔员外,晚就观国宾。

    当年颇赫赫,翁媪争为姻。

    ?事见退之《赠崔员外诗》。

    ?蹭蹬阻风水,横斜挂边垠。

    青衫映白发,今似梅子真。

    道存百无害,甘守吴市闉。

    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邦人惊似舅,矫矫恶不仁。

    诗文非他师,家法乃富春。

    岂非空同秀,为国产隽民。

    挺然齐鲁生,近出姬姜亲。

    为文不在多,一颂了伯伦。

    清诗要锻炼。

    乃得铅中银。

    自我迁岭外,七见槐火新。

    著书已绝笔,一默含千谆。

    蕢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

    时时自娱嬉,岂为俗子陈。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属国新従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

    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死后人传戒定慧,生时宿直斗牛箕。

    凭君为算行年看,便数生时到死时。

    忠文文正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

    喜见通贤家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

    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

    冠盖相望起隐沦,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逾垣与闭门。

    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

    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

    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

    我笑刘伯伦,醉发蓬茅散。

    二豪苦不纳,独以锸自伴。

    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

    孰云二子贤,自结两重案。

    笑人还自笑,出口谈治乱。

    一生溷尘垢,晚以道自盥。

    无成空得懒,坐此百事缓。

    仄闻顿夫子,讲道出新贯。

    岂无一尺书,恐不记庸懦。

    陋邦贫且病,数米铢称炭。

    惭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馆。

    袖中出子诗,贪读酒屡暖。

    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

    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殷铁石,梁武帝时人。

    今法帖大王书中有铁石字。)更补朱繇为道玄。

    (世所收吴画,多朱繇笔也。)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

    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我昔长安见此画,叹惜至宝空潸然。

    素丝断续不忍看,已作蝴蝶飞联翩。

    君能收拾为补缀,体质散落嗟神全。

    志公仿佛见刀尺,修罗天女犹雄妍。

    如观老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

    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

    贵人一见定羞怍,锦囊千纸何足捐。

    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

    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

    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

    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

    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