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従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装。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

    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来人,久便云水乡。

    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

    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

    渐闻钟磬音,飞鸟皆下翔。

    入门空有无,云海浩茫茫。

    惟见聋道人,老病时绝粮。

    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

    心知不复来,欲归更仿徨。

    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

    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

    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

    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

    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

    跳踉趁僮仆,吐舌喘汗雨。

    长桥不肯蹑,径度清深浦。

    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

    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

    再拜谢恩厚,天不遣言语。

    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

    西山无时春,巉岩锁顽阴。

    分明倚天壁,点缀无风林。

    物固为人出,兴谁于此深。

    穷奇真自蠹,诗句且娱心。

    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

    (去年徐州花下对月,与张师厚、王子立兄弟饮酒,作蘋字韵诗。)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泻。

    忆昔还乡溯巴峡,落帆樊口(在黄州南岸。)高桅亚。

    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

    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

    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

    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

    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卧呼不觉。

    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古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

    含晖亭上望东溟,凌霄峰头挹南岳。

    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

    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

    (山有白云峰、明月庵。)冢上鸡鸣犹忆钦,山前凤舞远征璞。

    雪窗驯兔元不死,烟岭孤猿苦难捉。

    従来白足傲死生,不怕黄巾把刀槊。

    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

    (以上皆山中故事。)嗟我昏顽晚闻道,与世龃龉空多学。

    灵水先除眼界花,(龙井水洗眼有效。)清诗为洗心源浊。

    骚人未要逃竞病,禅老但喜闻剥啄。

    此生更得几回来,従今有暇无辞数。

    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

    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