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芙蓉仙人旧游处,苍藤翠壁初无路。

    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

    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

    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

    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余糟醑。

    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

    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

    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

    一声冰铁散岩谷,海为澜翻松为舞。

    尔来心赏复何人,持节中郎醉无伍。

    独临断岸呼日出,红波碧巘相吞吐。

    径寻我语觅余声,拄杖彭铿叩铜鼓。

    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

    江风海雨入牙颊,似听石室胡琴语。

    我今老病不出门,海山岩洞知何许。

    门外桃花自开落,床头酒瓮生尘土。

    前年开合放柳枝,今年洗心归佛祖。

    梦中旧事时一笑,坐觉俯仰成今古。

    愿君不用刻此诗,东海桑田真旦暮。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我知子,今日陈蔡谁従丘。

    夜航争渡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痺,故乡不敢居温柔。

    空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従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园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

    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

    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

    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

    树従何代有,人与此堂高。

    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

    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翠石如鹦鹉,何年别海堧。

    贡随南使远,载压渭舟偏。

    已伴乔松老,那知故国迁。

    金人解辞汉,汝独不潸然。

    都城更几姓,到处有残碑。

    古隧埋蝌蚪,崩崖露伏龟。

    安排壮亭榭,收拾费金赀。

    岣嵝何须到,韩公浪自悲。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

    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

    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

    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

    成败无穷事,他年复吊今。

    窗摇细浪鱼吹日,手弄黄花蝶透衣。

    不觉春风吹酒醒,空教明月照人归。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

    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

    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

    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

    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

    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

    郭纶?纶本河西弓箭手,屡战有功,不赏。

    自黎州都监官满,贫不能归。

    今权嘉州监税。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射蛮毡。

    双阙浮空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

    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

    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

    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

    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

    鲜鲜霜菊艳,溜溜糟床声。

    闲居知令节,乐事满余龄。

    登高望云海,醉觉三山倾。

    长歌振履商,起舞带索荣。

    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

    但愿饱粳稌,年年乐秋成。

    山堂夜岑寂,灯下看传灯。

    不觉灯花落,茶毗一个僧。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