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

    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

    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

    问渊明?或曰:东坡此诗与渊明反,此非知言也。

    盖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星斗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一作运?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敢渡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

    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

    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

    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

    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

    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

    吾君仁圣如帝尧,百神受职河神骄。

    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

    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

    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

    北上难陪骥,东行且趁船。

    离亭花映肉,醉眼鹭窥莲。

    柂转三山没,风回五两偏。

    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巅。

    闻道清香阁,新篘白玉泉。

    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

    小院檀槽闹,空庭桦独烟。

    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

    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

    特许门传钥,那知箭起莲。

    相逢月上后,小语坐西偏。

    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巅。

    躬耕怀谷口,水石羡平泉。

    茅屋归元亮,霓裳醉乐天。

    行闻宣室召,归近御炉烟。

    未用歌池上,随宜教李娟。

    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筋排霜脊。

    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忄栗。

    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花阴移。

    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

    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

    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

    火冷灯青谁复知,孤舟儿女自aa27咿。

    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

    愿公净埽清香阁,卧听风漪声满榻。

    习习还従两腋生,请公乘此朝阊阖。

    经过废来久,有弟忽相求。

    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

    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

    世事江声外,吾生幸且休。

    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

    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

    北上难陪骥,东行且趁船。离亭花映肉,醉眼鹭窥莲。

    柂转三山没,风回五两偏。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巅。

    闻道清香阁,新篘白玉泉。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

    小院檀槽闹,空庭桦烛烟。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