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缭,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

    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

    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従,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微霰疏疏点玉堂,词头夜下揽衣忙。

    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醉眼有花书字大,老人无睡漏声长。

    何时却逐桑榆暖,社酒寒灯乐未央。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

    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

    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

    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

    问渊明?或曰:东坡此诗与渊明反,此非知言也。

    盖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星斗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一作运?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敢渡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

    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

    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

    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

    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

    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

    吾君仁圣如帝尧,百神受职河神骄。

    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

    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