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苏轼 / 苏轼所有的诗词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书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

    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

    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

    茅庐肃肃,昔有人焉。

    其高如山,其清如泉。

    其心金与玉,其道砥与弦。

    执德没世,落月入地,

    英名皎然,阳曦丽天。

    旧隐寂寂,新篁娟娟。

    思彼君子,我心如悬。

    谷鸟在上,岩花炫前。

    鸣泉鸣泉,能使我菀结而华颠。

    苶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新苗未没鹤,老叶方翳蝉。绿渠浸麻水,白板烧松烟。

    笑窥有红颊,醉卧皆华颠。家家机杼鸣,树树梨枣悬。

    野无佩犊子,府有骑鹤仙。观风峤南使,出相山东贤。

    渡江吊很石,过岭酌贪泉。与君步徙倚,望彼修连娟。

    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归来春酒熟,共看山樱然。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

    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

    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

    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

    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结缡记初欢,同穴期晚岁。择夫得温峤,生子胜王济。

    高风相宾友,古义仍兄弟。从君吏隐中,穷达初不计。

    云何抱沉疾,俯仰便一世。幽阴凄房栊,芳泽在巾袂。

    百年纵得满,此路行亦逝。那将有限身,长泻无益涕。

    君文照今古,不比山石脆。当观千字诔,宁用百金瘗。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

    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

    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羊犬争雄宇内残,文风犹自到长安。

    当时枉被诗书误,惟有鲜卑贺狄干。

    千花未分出梅馀,遣雪摧残计已疏。卧闻点滴如秋雨,知是东风为扫除。

    关于诗人
    苏轼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