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韩愈 / 韩愈所有的诗词

    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腹穿人可过,皮剥蚁还寻。

    寄托惟朝菌,依投绝暮禽。犹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曾从关外来上都,

    随身卷轴车连轸。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才豪气猛易语言,

    往往蛟螭杂蝼蚓。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时命虽乖心转壮,

    技能虚富家逾窘。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尔来但欲保封疆,

    莫学庞涓怯孙膑。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闲官敢推引。深藏箧笥时一发,

    戢戢已多如束笋。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当今圣人求侍从,拔擢杞梓收楛箘。东马严徐已奋飞,

    枚皋即召穷且忍。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拏要鹰隼。窃料二途必处一,

    岂比恒人长蠢蠢。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晖晖檐日暖且鲜,

    摵摵井梧疏更殒。高士例须怜曲蘖,丈夫终莫生畦畛。

    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无双。威令加徐土,儒风被鲁邦。

    清为公论重,宽得士心降。岁晏偏相忆,长谣坐北窗。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尊。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籺;土被文绣兮,士无短褐。

    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已焉哉,

    嗟嗟乎鄙夫。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走马城西惆怅归,

    不忍千株雪相映。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纷纷落尽泥与尘,

    不共新妆比端正。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

    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忆昔与君同贬官,

    夜渡洞庭看斗柄。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念君又署南荒吏,

    路指鬼门幽且夐。三公尽是知音人,曷不荐贤陛下圣。

    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并。自然忧气损天和,

    安得康强保天性。断鹤两翅鸣何哀,絷骥四足气空横。

    今朝寒食行野外,绿杨匝岸蒲生迸。宋玉庭边不见人,

    轻浪参差鱼动镜。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

    饮酒宁嫌盏底深,题诗尚倚笔锋劲。明宵故欲相就醉,

    有月莫愁当火令。

    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城边特地寒。

    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

    关于诗人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