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韩愈 / 韩愈所有的诗词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健儿争夸杀留后,

    连屋累栋烧成灰。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昨日乘车骑大马,

    坐者起趋乘者下。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

    百二十刻须臾间。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

    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我亦平行蹋y槱e,

    神完骨蹻脚不掉。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fP.

    神官见我开颜笑,前对一人壮非少。石坛坡陀可坐卧,

    我手承颏肘拄座。隆楼杰阁磊嵬高,天风飘飘吹我过。

    壮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语一字难。我以指撮白玉丹,

    行且咀噍行诘盘。口前截断第二句,绰虐顾我颜不欢。

    乃知仙人未贤圣,护短凭愚邀我敬。我能屈曲自世间,

    安能从汝巢神山。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构楼架阁切星汉,

    夸雄斗丽止者谁。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宁计资。清淮无波平如席,

    栏柱倾扶半天赤。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借问经营本何人,

    道人澄观名籍籍。愈昔从军大梁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后从徐州辟书至,

    纷纷过客何由记。人言澄观乃诗人,一座竞吟诗句新。

    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洛阳穷秋厌穷独,

    丁丁啄门疑啄木。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

    惜哉已老无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临淮太守初到郡,

    远遣州民送音问。好奇赏俊直难逢,去去为致思从容。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眼穿长讶双鱼断,

    耳热何辞数爵频。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闲官寄病身。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猛虎落槛阱,坐食如孤豚。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

    公心有勇气,公口有直言。奈何任埋没,不自求腾轩。

    仆本亦进士,颇尝究根源。由来骨鲠材,喜被软弱吞。

    低头受侮笑,隐忍硉兀冤。泥雨城东路,夏槐作云屯。

    还家虽阙短,把日亲晨飧。携持令名归,自足贻家尊。

    时节不可玩,亲交可攀援。勉来取金紫,勿久休中园。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饶。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

    泄乳交岩脉,悬流揭浪标。无心思岭北,猿鸟莫相撩。

    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

    关于诗人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