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韩愈 / 韩愈所有的诗词

    晨及曲河驿,凄然自伤情。群乌巢庭树,乳燕飞檐楹。

    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下负明义重,上孤朝命荣。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驎。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馀,出守数已六。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馀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騂.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北望讵令随塞雁,

    南迁才免葬江鱼。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

    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

    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

    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祖席洛桥边,亲交共黯然。野晴山簇簇,霜晓菊鲜鲜。

    书寄相思处,杯衔欲别前。淮阳知不薄,终愿早回船。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大明宫中给事归,

    走马来看立不正。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

    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

    天门九扇相当开。上界真人足官府,

    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凰鸣。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凰。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关于诗人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