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韩愈 / 韩愈所有的诗词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版本一)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版本二)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

    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只今年才四十五,

    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

    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

    不忍虚掷委黄埃。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触。奈何君独抱奇材,

    手把锄犁饿空谷。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

    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

    一片入口沈痾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

    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巍峨拔嵩华,腾踔较健壮。声音一何宏,轰輵车万两。

    犹疑帝轩辕,张乐就空旷。蛟螭露笋簴,缟练吹组帐。

    鬼神非人世,节奏颇跌踼.阳施见夸丽,阴闭感凄怆。

    朝过宜春口,极北缺堤障。夜缆巴陵洲,丛芮才可傍。

    星河尽涵泳,俯仰迷下上。馀澜怒不已,喧聒鸣瓮盎。

    明登岳阳楼,辉焕朝日亮。飞廉戢其威,清晏息纤纩。

    泓澄湛凝绿,物影巧相况。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

    时当冬之孟,隙窍缩寒涨。前临指近岸,侧坐眇难望。

    涤濯神魂醒,幽怀舒以畅。主人孩童旧,握手乍忻怅。

    怜我窜逐归,相见得无恙。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

    杯行无留停,高柱送清唱。中盘进橙栗,投掷倾脯酱。

    欢穷悲心生,婉娈不能忘。念昔始读书,志欲干霸王。

    屠龙破千金,为艺亦云亢。爱才不择行,触事得谗谤。

    前年出官由,此祸最无妄。公卿采虚名,擢拜识天仗。

    奸猜畏弹射,斥逐恣欺诳。新恩移府庭,逼侧厕诸将。

    于嗟苦驽缓,但惧失宜当。追思南渡时,鱼腹甘所葬。

    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颠沈在须臾,忠鲠谁复谅。

    生还真可喜,克己自惩创。庶从今日后,粗识得与丧。

    事多改前好,趣有获新尚。誓耕十亩田,不取万乘相。

    细君知蚕织,稚子已能饷。行当挂其冠,生死君一访。

    长沙千里平,胜地犹在险。况当江阔处,斗起势匪渐。

    深林高玲珑,青山上琬琰。路穷台殿辟,佛事焕且俨。

    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是时秋之残,暑气尚未敛。

    群行忘后先,朋息弃拘检。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簟。

    涧蔬煮蒿芹,水果剥菱芡。伊余夙所慕,陪赏亦云忝。

    幸逢车马归,独宿门不掩。山楼黑无月,渔火灿星点。

    夜风一何喧,杉桧屡磨飐.犹疑在波涛,怵惕梦成魇。

    静思屈原沈,远忆贾谊贬。椒兰争妒忌,绛灌共谗谄。

    谁令悲生肠,坐使泪盈脸。翻飞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礼贤道何优,奉己事苦俭。

    大厦栋方隆,巨川楫行剡。经营诚少暇,游宴固已歉。

    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平生每多感,柔翰遇频染。

    展转岭猿鸣,曙灯青睒睒。

    关于诗人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