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大家 / 张伯端 / 张伯端所有的诗词

    堪笑我心,如顽如鄙。

    兀兀腾腾,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亦不造罪。

    不曾利人,亦不私己。

    不持戒律,不徇忌讳。

    不知礼乐,不行仁义。

    人间所能,百无一会。

    饥来吃饭,渴来饮水。

    困则打睡,觉则行履。

    热则单衣,寒则盖被。

    无思无量,何忧何喜。

    不悔不谋,无念无意。

    凡生荣辱,逆旅而已。

    林木栖鸟,亦可为比。

    来且不禁,去亦不止。

    不避不来,无赞无毁。

    不厌丑恶,不羡善美。

    不趣静室,不远闹市。

    不说人非,不夸己是。

    不厚尊崇,不薄贱稚。

    亲爱冤仇,大小内外。

    哀乐得丧,钦侮险易。

    心无两睹,坦然一揆。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感而后应,迫而后起。

    不畏锋刀,焉怕虎兕。

    随物称呼,岂拘名字。

    眼不就色,声不来耳。

    凡所有相,皆属妄伪。

    男女形声,悉非定体。

    体相无心,不染不碍。

    自在逍遥,物莫能累。

    妙觉光圆,映彻表里。

    包裹六极,无有遐迩。

    光兮非光,如月在水。

    取舍既难,复何比拟。

    了兹妙用,迥然超彼。

    或问所宗,此而已矣。

    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合希夷即自然。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今人静坐取证,不道全在见性。

    性於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

    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

    空中杳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

    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

    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

    本心尚乃如空,岂有得失能所。

    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馀。

    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

    色身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号毗卢。

    毗卢不来不去,乃知生灭无馀。

    或问毗卢何似,只为有相不是。

    眼前叶叶尘尘,尘叶非同非异。

    况此尘尘叶叶,个个释迦迦叶。

    异则万籁皆鸣,同则一风都摄。

    若要认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药疗,病差药更何施。

    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

    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

    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

    若欲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

    断常纤尘有染,却於诸佛无缘。

    翻念凡夫迷执,尽被情爱染习。

    只为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湿。

    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

    直饶父母妻儿,又与他人何别。

    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

    万法一时无著,说甚地狱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

    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

    观音三十二应,我当亦从中证。

    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

    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

    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总白。

    有时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

    更若见我谈空,恰似囫囵吞枣。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岂解相表。

    兼有修禅上人,只学闹口合唇。

    夸我问答敏急,却元不识主人。

    盖是寻枝摘叶,不解穷究本根,

    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

    便逞已握灵珠,转於人我难除。

    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

    此辈可伤可笑,空说积年学道。

    心高不肯问人,枉使一生虚老。

    乃是愚迷钝根,邪见业重为因。

    若向此生不悟,后世争免沉沦。

    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

    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

    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

    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善恶一时妄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显任浮沉。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鱼惊尽任。

    蕴谛根尘空色,都无一法堪言。

    颠倒之见已尽,寂静之体翛然。

    对镜不须强灭,假名权立菩提。色空明暗本来齐。真妄体分两种。

    悟则便名静土,更无天竺曹溪。谁言极乐在天西。了则弥陀出世。

    白云封断仙岩路,重重洞门深窈。翠竹笼烟,苍崖溅瀑,古木阴森回抱。坛空不老。锁一片莓台、几丛莎草。试把桃源,较量风景是谁好。

    乘鸾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鹤飞猿啸。树拥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尘氛可笑。久志慕丹台,梦思蓬岛,愿把英游,细参梨与枣。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关于诗人
    张伯端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